《江城子·密州出猎》
时间: 2025-01-17 10:0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年老之际,仍然渴望追求年轻时的豪情壮志。诗人左手牵着猎犬,右手高举着苍鹰,身穿华丽的帽子和貂皮外衣,骑马带着千军万马在平坦的山冈上驰骋。为了报答倾城之美的太守,他亲自射杀猛虎,仰头看着孙郎(即孙子)。酒酣畅的时候,心胸豪迈,虽然头发已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手握节令,何时能像冯唐那样出征呢?今夜我会拉起雕弓如同圆月一般,向西北望去,射击天狼星。
注释
字词注释:
- 聊发:暂时发泄,表现。
- 少年狂:年轻时的豪情。
- 牵黄、擎苍:牵着猎犬,举着猎鹰。
- 锦帽貂裘:华丽的帽子和貂皮衣物。
- 倾城:形容美丽的女子。
- 亲射虎:亲自射杀老虎,表现英雄气概。
- 鬓微霜:形容头发微白,暗示年纪大了。
- 冯唐:历史人物,指冯唐出将入相,意指希望自己也能有所成就。
- 雕弓如满月:比喻拉弓时的形状如同圆月,形象生动。
- 射天狼:天狼星,古代象征凶星。
典故解析:
- 冯唐:冯唐是唐朝的著名人物,他年长时仍能出将入相,代表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天狼星:古代天文学中,天狼星被视为凶星,射击它代表着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敢面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词。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遭贬谪,但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创作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创作于苏轼被贬密州期间。他在这里享受狩猎活动,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壮志的词作,苏轼在其中展现了他不羁的精神与对青春的热爱。开头“老夫聊发少年狂”,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年龄的自嘲和对年轻时光的向往。在这首词中,诗人通过狩猎活动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管年纪已大,鬓发微霜,但他依然渴望重温那份年轻时的狂热与激情。
词中描绘的狩猎场景,生动且富有动感,“左牵黄,右擎苍”,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提到的“为报倾城随太守”,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女性的追忆,也反映了他对忠诚与义气的重视。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结束,象征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勇气。
苏轼在这首词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不仅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才华。整首词的节奏感强,语言华丽而不失简练,展示了苏轼的文学风格与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夫聊发少年狂:自谦地表明自己的年纪,但仍想发泄年轻时的豪情。
- 左牵黄,右擎苍:描绘狩猎时的情景,生动形象。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盛装打扮,气势磅礴,表现出诗人勇猛的气概。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表现对美人的追忆与忠诚,同时展现出个人的英勇。
- 酒酣胸胆尚开张:饮酒后豪情更盛,表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
- 鬓微霜,又何妨:年纪虽大,但不在意,体现出乐观态度。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能像冯唐那样有作为。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展现出追求理想与目标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弓拉成“满月”,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词的美感。
- 夸张: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与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怀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尽管年岁已高,但他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豪情与勇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苍:猎犬与猎鹰,象征力量与勇气。
- 锦帽、貂裘:华丽的服装,象征身份与地位。
- 酒:象征豪情与快意。
- 雕弓:象征力量与目标。
- 天狼:象征挑战与困难。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景,也反映了古代士人的风骨与追求,寓意着对理想与未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陆游 -
诗中提到的“冯唐”指的是: A. 一位猎人
B. 一位书法家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位诗人 -
“左牵黄,右擎苍”中的“黄”指的是什么? A. 猎鹰
B. 猎犬
C. 太阳
D. 月亮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但苏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加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轼传》
- 《古诗词赏析》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