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曝书亭集后》
时间: 2025-01-16 22:15: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去无心典石渠,扁舟归钓小长芦。
排签目笑搬姜鼠,释褐人怜上竹鱼。
旷世才华追屈宋,百年踪迹半江湖。
如何史笔高三馆,空负兰台七上书。
白话文翻译:
年纪大了,对典籍的研究已没有心思,只想划着小舟回去钓鱼。
看到排签在笑着搬姜鼠,释褐人对竹鱼表示怜惜。
我追求屈原和宋玉那样的才华,却只留下半生的踪迹在江湖。
为何历史的笔墨高扬,竟然空负了兰台的七篇书信。
注释:
- 典石渠:指古代的书院,石渠是典籍的代名词。
- 扁舟:小船,象征归隐和逍遥。
- 姜鼠:一种草名,排签目笑搬是形容轻松自在的情景。
- 释褐人:指隐士或渔夫,穿着粗布衣服,生活简朴。
- 兰台:古代典籍的收藏之地,象征文化和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沆,清代诗人,字梦白,号石渔,生于苏州。汪沆以诗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汪沆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清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感失落,诗中透出对历史和个人成就的无奈与遗憾。
诗歌鉴赏:
《书曝书亭集后》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老年的无奈与渔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繁华世界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首句“老去无心典石渠”直接揭示了诗人对读书的无心,反映了年老后对学问的淡漠,随之而来的“扁舟归钓小长芦”则表达了他归隐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后两句则对比了诗人心中理想的才华与现实的落魄,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追求才华的理想,但最终却只能在江湖中留下踪迹,无法实现理想的抱负。结尾处提到“空负兰台七上书”,再一次强调了历史的遗憾与个人努力的无奈。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个人的无力感交织,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去无心典石渠:年纪大了,对书籍的研究已无心。
- 扁舟归钓小长芦:想划小舟回去钓鱼,享受简单的生活。
- 排签目笑搬姜鼠:描绘轻松自在的景象,似乎生活无忧。
- 释褐人怜上竹鱼:隐士对竹鱼的怜惜,反映出质朴的生活。
- 旷世才华追屈宋:对屈原与宋玉才华的追求,表达理想。
- 百年踪迹半江湖:一生留下的只是江湖的痕迹,感慨无奈。
- 如何史笔高三馆:历史的记载却无法彰显个人的成就。
- 空负兰台七上书:空虚地辜负了历史留给他的书信。
修辞手法:
- 对比:年老与年轻时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扁舟”比喻归隐,表达心态的转变。
- 象征:兰台象征着文化与历史,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到无奈。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社会浮华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最终形成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归隐与逍遥。
- 竹鱼:代表朴素的生活与自然的馈赠。
- 兰台:象征文化与历史,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去无心典石渠”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爱读书
- B. 对读书的无心
- C. 对江湖的向往
-
诗中提到的“扁舟”象征什么意思?
- A. 繁华
- B. 归隐生活
- C. 战斗
-
“如何史笔高三馆”中“史笔”指的是什么?
- A. 记录历史的文字
- B. 书法
- C. 诗歌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加强调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 王维《山中问答》: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