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白话文翻译:
我偶然和孤云一起栖息在岭的东边,四周的山头似乎要下雪,而地炉的火焰却是红红的。是谁写了一封信来阻挡秋天的烦扰,却又让山窗抵挡了北风的侵袭呢?
注释:
- 孤云:指孤独的云,象征着诗人孤独的心境。
- 宿:停留、栖息。
- 岭:山岭,这里指代山的地理特征。
- 欲雪:即将下雪,表现出冬季的寒冷气息。
- 地炉红:炉火的红色,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一纸防秋疏:意指一封信件来防止秋天的烦恼。
- 障:遮挡,阻挡。
- 北风:寒冷的北风,象征着冬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对温暖的渴望。孤云、欲雪等意象常见于古诗中,寓意着孤独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孤独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深秋时节,诗人可能因孤独而感到秋冬交替时的寒意,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诗人置身于四周即将降雪的山岭,内心却是温暖的,地炉红火烘托出一种温馨的气氛。诗中通过“孤云”与“岭东”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心的孤独。在即将到来的寒冷中,诗人渴望温暖,与此同时,来自外界的信件又似乎让他感到秋天的烦扰。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与对温暖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歌的最后一句“却与山窗障北风”将自然与人事结合,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自我情感的认知,形成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伴孤云宿岭东:
- 诗人偶尔与孤云一同栖息在岭的东边,描绘了一种孤独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渺小的存在感。
-
四山欲雪地炉红:
- 四周的山头似乎要下雪,而地炉的火光映照出温暖的红色,形成了寒冷与温暖的对比。
-
何人一纸防秋疏:
- 诗人问道,谁写来一封信来防止秋天的烦恼,暗示着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无奈。
-
却与山窗障北风:
- 最后一句通过“山窗”与“北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感受以及对内心情感的保护。
修辞手法:
- 比喻:孤云比喻诗人的孤独,地炉的红色象征着温暖的情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相对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意象(如孤云、四山、北风)来传达情感,形成了丰富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与温暖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自由。
- 地炉红:代表温暖、舒适。
- 四山欲雪:预示着寒冷、孤寂的环境。
- 北风:象征严寒与外界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里栖息?
- A. 岭西
- B. 岭东
- C. 山顶
- D. 河边
-
诗中提到的“地炉红”指的是什么?
- A. 火光
- B. 夕阳
- C. 冰雪
- D. 花朵
-
诗中的“北风”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寒冷
- C. 春天
- D. 秋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孤独。
- 李白《夜泊牛津》:表现了孤独的旅程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林景熙《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与王维《鹿柴》的比较,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孤独感,而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