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泛鉴湖明,荷风拂棹清。
鸥波光上下,梅雨昼阴晴。
古帖閒来拓,名茶手自烹。
夕阳在高柳,蝉嘒一声声。
白话文翻译:
偶尔我在明亮的鉴湖上划船,荷花的清风轻轻拂动着船桨。
海鸥在水波上起伏,阳光和影子交错,梅雨时节的白昼时而阴云密布,时而晴空万里。
闲暇时我拓印古帖,泡上一壶好茶,自己亲手烹煮。
夕阳洒在高高的柳树上,蝉声此起彼伏,响彻耳边。
注释:
- 鉴湖:指的是浙江湖州的一个湖泊,以其清澈见底而著名。
- 荷风:指荷花盛开的季节,荷花带来的清新气息。
- 鸥波:海鸥在水面飞翔、嬉戏的样子。
- 梅雨:指梅雨季节,通常是阴雨天气交替的时段。
- 古帖:古代书法作品或文献,拓印是将文字图案转印到纸上的一种技艺。
- 名茶:指品质优良的茶叶。
- 蝉嘒:蝉鸣的声音,形容蝉的叫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涉及的历史典故,但“梅雨”一词在中国文学中常被用来描写季节的变迁,象征着柔和而复杂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高宗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是清代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盛世”,推行多项改革,文化艺术上也颇为重视,亲自参与诗词创作,尤其擅长书法和绘画。
创作背景:
《静明园杂咏八首》是乾隆皇帝在静明园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此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边悠闲泛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中,"偶泛鉴湖明,荷风拂棹清"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湖面风光,荷风的轻拂象征着自然的温柔与舒适。接下来的“鸥波光上下”则描绘了海鸥在水面翱翔的生动场面,生动而有趣。梅雨时节的“昼阴晴”则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的多变与诗人对其的细腻观察。
后两句提到“古帖”和“名茶”,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对古文化的热爱与对茶道的追求,显示出他内心的雅趣与修养。最后一句“夕阳在高柳,蝉嘒一声声”则以夕阳和蝉鸣作为诗的结尾,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惆怅的意境,仿佛在告别一天的美好时光,留下对自然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泛鉴湖明:在湖水明亮的日子里偶尔划船,表现出一种随意与悠闲。
- 荷风拂棹清:荷花的清风轻拂着船桨,传达出自然的清新气息。
- 鸥波光上下:海鸥在水波中翱翔,光影交错,生动描绘了水面的活力。
- 梅雨昼阴晴:梅雨季节中的阴晴变化,体现出自然界的无常与诗人的细致观察。
- 古帖閒来拓:闲暇时拓印古书,显示出诗人对文化的追求。
- 名茶手自烹:亲自煮茶,表现出一种宁静和自得的生活方式。
- 夕阳在高柳:夕阳西下,照在高高的柳树上,画面温柔而富有情感。
- 蝉嘒一声声:蝉鸣此起彼伏,增添了夏日的生动和诗的韵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鸥波光上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海鸥与水面之间的关系。
- 对仗:如“荷风拂棹清”和“梅雨昼阴晴”,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蝉鸣被描绘为“声声”,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古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悠然自得的态度。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鉴湖:象征着清澈与宁静。
- 荷风:代表自然的清新与舒适。
- 鸥波:表现动与静的和谐。
- 梅雨:象征时光的流转与情感的复杂。
- 古帖与名茶:体现了文化修养与生活的雅致。
- 夕阳与蝉鸣: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自然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偶泛鉴湖明”中的“鉴湖”指什么?
- A. 一种茶
- B. 一种湖泊
- C. 一种花
-
诗中提到的“梅雨”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春天的雨
- B. 夏天的阴雨天气
- C. 秋天的风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蝉嘒”是指什么?
- A. 鸟鸣
- B. 车声
- C. 蝉鸣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自然与内心感受的作品。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
诗词对比:
- 乾隆与唐代诗人的作品在描写自然方面均表现出细腻的观察,但唐代诗词多带有豪放的情感,而乾隆的诗作则更倾向于细腻与内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大全》
- 《中华古典文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