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故基》
时间: 2024-12-29 18:37: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阿房宫故基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祖龙筑长城,雄关百二所。
阿房高接天,六国收歌女。
跨海觅仙方,蓬莱眇何许。
欲为不死人,万代秦宫主。
风吹鲍鱼腥,兹事竟虚语。
乾坤反掌间,山河泪如雨。
谁怜素车儿,奉玺纳季父。
楚人斩关来,一炬成焦土。
空余此余基,千秋泣禾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阿房宫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诗中提到“祖龙”是指秦始皇,他修筑了长城,建立了雄伟的防线。而阿房宫则象征着秦朝的奢华和骄傲,然而它的辉煌却无法抵挡历史的覆灭。诗人感慨,跨越海洋寻觅长生不老的仙方,但蓬莱的方向又在何处呢?想要成为不死的帝王,统治万代的秦宫主,最终却只能空留虚言。天地之间,山河泪如雨,感叹历史的无常和沧桑。诗中还提到楚人攻入关中,令人唏嘘的历史遗迹,如今只剩下空余的基址,千年之后,禾黍也为之悲泣。
注释:
- 祖龙:指秦始皇,因其姓氏为嬴,号称“龙”。
- 阿房宫:秦朝的奢华宫殿,象征着权力与奢侈。
-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
- 蓬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不老长生。
- 素车:指轻便的马车,古代用以接送重要人物。
- 季父:指楚国的季布,历史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仲和,号雨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闻名。他的诗风典雅,常常结合历史与个人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北朝时期的变迁,历史的沉浮与文化的自省成为诗人关注的焦点。通过阿房宫的故事,汪元量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警示后人珍惜当下,反对奢侈与骄傲。
诗歌鉴赏:
《阿房宫故基》是一首以历史为背景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阿房宫的辉煌与毁灭,反映了历史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开篇以“祖龙筑长城”点明了秦始皇的伟业,而紧接着的“阿房高接天”则展现了阿房宫的宏伟与奢侈,诗人用这种对比展示了权力的双刃剑。
诗中的“欲为不死人,万代秦宫主”表达了对权力和永生的渴望,但随之而来的“风吹鲍鱼腥,兹事竟虚语”则揭示了这种追求的虚幻与无意义。历史的变迁如“乾坤反掌间”,一切都在瞬息之间。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无奈与悲哀,山河为之泪如雨下,体现了对国家与人间悲剧的深切同情。
最后,诗人以“楚人斩关来,一炬成焦土”收尾,描绘了楚国的入侵与阿房宫的毁灭,空余的基址令人感叹,千年之后,禾黍也为之悲泣,整首诗展现了一幅历史的画卷,警示人们在追求权力与奢华时,须知历史的教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祖龙筑长城:强调秦始皇(祖龙)的伟大工程,象征国家的防御。
- 雄关百二所:指长城的雄伟与广阔。
- 阿房高接天:形容阿房宫的奢华,直指天空。
- 六国收歌女:暗示秦朝对六国的征服与歌女的俘获,体现权力的象征。
- 跨海觅仙方:表现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 蓬莱眇何许:蓬莱象征难以寻觅的理想与梦想。
- 欲为不死人:反映对永生统治的渴望。
- 万代秦宫主:指向历史的延续与权力的追求。
- 风吹鲍鱼腥:对奢华生活的讽刺。
- 兹事竟虚语:强调追求的虚幻。
- 乾坤反掌间:历史的无常与快速变化。
- 山河泪如雨:描绘历史沧桑,感慨岁月的流逝。
- 谁怜素车儿:对平凡的无奈与悲哀。
- 奉玺纳季父:历史的权力与责任。
- 楚人斩关来:表明外敌入侵的悲剧。
- 一炬成焦土:象征毁灭的悲惨景象。
- 空余此余基:留下的只是历史遗迹。
- 千秋泣禾黍: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警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祖龙筑长城,雄关百二所”形成工整的对称。
- 夸张:如“阿房高接天”夸大了阿房宫的高度。
- 比喻:如“风吹鲍鱼腥”比喻奢华生活的败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探讨了权力的虚幻与历史的无常,警示人们对奢华与权力的追求可能导致的悲剧,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房宫:奢华,权力的象征。
- 长城:防御与伟大的建设。
- 蓬莱:理想与长生的追求。
- 楚人:外敌与历史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阿房宫象征着什么?
- A. 奢华与权力
- B. 贫穷与无奈
- C. 自然的美好
-
“欲为不死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权力
- C. 长生不老
-
诗中提到的“楚人斩关来”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 楚汉战争
- B. 楚国入侵
- C. 秦灭六国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登高》对比,汪元量的《阿房宫故基》同样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但《登高》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阿房宫故基》则通过历史的教训警示后人,具有更强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 《宋代诗人及其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