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郡守列金阶,
内里华筵日日排。
文武官僚多二品,
还乡尽带虎头牌。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郡守在金色的台阶上列队,
内部的华丽宴席每天都在准备。
文官和武官中多是二品官员,
回乡时都带着虎头的牌匾。
注释:
- 郡守:地方官员,负责治理一个郡。
- 金阶:金色的台阶,象征着尊贵和荣耀。
- 华筵:华丽的宴席,指的是盛大的宴会。
- 文武官僚:指文官和武官,统称为官员。
- 二品:古代官阶的等级,其中二品为较高的官职。
- 虎头牌:一种官员的标志,通常是用虎头装饰的牌匾,象征着权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绘了宋代地方官员的生活和权力象征,反映了当时的官场文化及社会风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地方官员权力与地位较为显赫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描绘了江南郡守的奢华生活和官场的繁华景象,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官场文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江南郡守及其官僚生活的奢华与荣耀,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诗的开头“江南郡守列金阶”便设定了一个高贵的场景,金色的台阶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接着提到“华筵日日排”,则突出了宴会的频繁与奢华,仿佛每天都在为高官们的享受而忙碌。
诗中“文武官僚多二品”的描写显示了当时官场的显赫,二品官员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种官场的繁华与权力的集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
最后一句“还乡尽带虎头牌”则点明了权力的象征,虎头牌是地位的标志,带着这样的标志回乡,既是荣耀的象征,也是对地方权势的宣示。整个诗作通过对官场生活细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权力与地位的观察与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宋代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南郡守列金阶”:描绘了郡守的尊贵地位,金色的台阶象征着权力。
- “内里华筵日日排”:展现了奢华的宴席,暗示官员生活的奢侈。
- “文武官僚多二品”:强调文武官员的高位,反映社会的等级分明。
- “还乡尽带虎头牌”:说明权力的象征,反映官员的威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文武官僚”对“郡守”,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金阶、华筵、虎头牌等都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宋代官场的奢华与权力,揭示了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官员的生活状态,传达出对权力的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金阶:象征权力与地位,代表着官员的荣耀。
- 华筵:象征奢华的生活方式,反映官场的繁华。
- 虎头牌:代表权势,暗示官员的威望与影响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郡守”指的是哪类官员?
A. 地方治理官员
B. 最高统治者
C. 军队指挥官
D. 文化教育官员 -
“华筵”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学术讨论
B. 盛大宴席
C. 官员会议
D. 乡民聚会 -
诗中提到的“虎头牌”象征什么?
A. 官员的权威
B. 农民的辛劳
C. 文人的清白
D. 战士的勇气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不同层次的社会风貌,但汪元量侧重于官员的奢华生活,而李白则更注重自然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