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时间: 2025-01-17 09:49:32

杨柳隄边看渡船,金山山上访金仙。

一江风起尘扬海,两岸潮来浪拍天。

龙化老人频问法,狐为少妇窃听禅。

此机何与书生事,且借方床熟昼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柳隄边看渡船,金山山上访金仙。
一江风起尘扬海,两岸潮来浪拍天。
龙化老人频问法,狐为少妇窃听禅。
此机何与书生事,且借方床熟昼眠。

白话文翻译:

在杨柳树的堤岸边观看渡船,登上金山寻找金色的仙人。
一江风起,扬起了海上的尘土,两岸潮水涌来,波浪拍打着天空。
龙化的老人频繁地询问佛法,狐狸化为少妇在旁偷听禅理。
这件事情与书生有什么关系呢?不如借着方床,熟睡一昼夜。

注释:

字词注释:

  • 杨柳:指杨柳树,常象征柔美的景象。
  • 隄边:堤岸边,指河岸的边缘。
  • 渡船:过河的船只。
  • 金山:指金色的山,寓意仙境或美好的地方。
  • 金仙:指金色的仙人,传说中的神仙。
  • 尘扬海:风起时扬起的尘土,形容环境的动荡。
  • 龙化老人:传说中的修道者,常被认为拥有高深的道理。
  • 窃听禅:偷偷听取禅理。
  • 此机:这件事情或机缘。
  • 书生:读书人,指知识分子。
  • 方床:指方形的床,古代的床具。

典故解析:

  • 金山:在古代文学中,金山常常与道教和仙人传说相联系。金仙通常代表着超然的境界和追求。
  • 龙化老人狐为少妇:这反映了道教文化中,修道者与狐妖的传说,展示了超自然力量与人间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活动于江南地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出对道教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金山》创作于汪元量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金山》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悠闲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道教文化的热爱。诗的开头描绘了杨柳树边的宁静景象,渡船缓缓而过,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金山,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追求的目标。诗中提到的“龙化老人”和“狐为少妇”则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的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表明了他对书生身份的超然,以“方床”作为休憩的场所,暗示着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杨柳隄边看渡船: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场景,诗人在柳树旁观察渡船,象征着一种淡雅的生活态度。
  2. 金山山上访金仙:向往金山的仙人,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 一江风起尘扬海: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风起时的动荡和不安。
  4. 两岸潮来浪拍天:形象地描绘了潮水涌动的景象,增强了诗的动态感。
  5. 龙化老人频问法:借用道教文化中的角色,展现对法理的探求。
  6. 狐为少妇窃听禅:展现了人与超自然之间的互动,增添了神秘色彩。
  7. 此机何与书生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泊。
  8. 且借方床熟昼眠:表明了诗人选择安静、宁静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山比作理想的境地。
  • 拟人:用“龙化老人”和“狐为少妇”来体现人与自然的交流。
  • 对仗:如“尘扬海”和“浪拍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及内心的宁静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美与生命,代表诗人的内心情感。
  • 金山: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超越的境界。
  • 渡船:象征人生的旅途,寓意时间的流逝。
  • 龙化:象征超自然的力量,反映道教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仙”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人
    • B. 神仙
    • C. 书生
  2. 诗人选择在“方床”上熟睡,表达了什么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超然物外
    • C. 忧心忡忡

答案:

  1. B. 神仙
  2. B. 超然物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 《山居秋暝》: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主题与《金山》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金山》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