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铁瓮城头马乱嘶,
金陵城下砲如飞。
黑风卷地鼓鼙急,
昨夜常州又受围。
白话文翻译:
铁瓮城的城头,马儿乱叫;
金陵城下,炮声如飞。
黑风卷起大地,鼓声急促;
昨夜,常州又遭到围攻。
注释:
- 铁瓮城:指的是一种防御工事,可能是城墙、城堡等。
- 马乱嘶:马匹在战斗或紧张时发出的嘶鸣声。
- 金陵:即南京,古称金陵,是当时的重要城市。
- 砲如飞:形容炮火猛烈,声音如同飞出一般。
- 黑风:象征着战争的来临,通常指战斗中的尘土飞扬或气氛紧张。
- 鼓鼙:战鼓和战号,象征着战争的号召。
- 常州:地名,曾是战争中的重要城市。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历史上的战斗和围城。例如,常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战乱时期常常遭受围攻。金陵作为南方重镇,其周边的战争频繁,也与唐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记载,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社会时事的敏锐观察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战乱与民生,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局,诗人通过描绘战斗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与愤慨。
诗歌鉴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四》通过生动的描绘,将战场的紧张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铁瓮城头马乱嘶”引入,马匹的嘶鸣声传达出战斗前的紧张气氛,这样的声音不仅是战马的叫喊,更是士兵们心中不安情绪的传递。接着“金陵城下砲如飞”,炮火的猛烈让人感受到战斗的惨烈,金陵作为重要的战略城市,是战斗的重心,诗人用“如飞”来形容炮声,生动地传达出战斗的急迫感。
“黑风卷地鼓鼙急”中,黑风象征着战乱的笼罩,鼓声如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冲突与死亡。最后一句“昨夜常州又受围”,将目光转向了常州,这里是城郭之战的另一焦点,诗人通过具体地点的描写,增强了诗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令人感受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
整首诗情感激昂,透出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控诉。通过声音的描绘,汪元量让读者不仅仅是看到战争的场面,更是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恐惧与不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瓮城头马乱嘶:描述战马在城头嘶鸣,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
- 金陵城下砲如飞:炮火猛烈,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激烈。
- 黑风卷地鼓鼙急:战鼓声急促,黑风象征着战争来临。
- 昨夜常州又受围:具体提到常州的围攻,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炮如飞”形容炮火的迅猛。
- 拟人:马与鼓声都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紧迫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蕴含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控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象征着战争中的士兵和将领的勇猛。
- 炮:代表着战争的力量与破坏。
- 黑风:象征着战争的蔓延与恐怖。
- 鼓鼙:战斗的号角,召唤士兵,象征着集结与战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铁瓮城”意指: A. 一种防御工事
B. 一座宫殿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山 -
“金陵城下砲如飞”的意思是: A. 炮声如同飞鸟
B. 炮声猛烈如飞
C. 炮声远离
D. 炮声轻微 -
诗中提到的“常州”是指: A. 诗人的家乡
B. 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城市
C. 一座山脉
D. 一个村庄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反映了战乱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 《夜泊牛津口》李白:描绘了战争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汪元量此诗的对比:两者均描绘了战乱,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国破家亡的感慨,而汪元量则更加注重具体战斗场景的刻画。两者都展示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战乱与文学:宋代诗词的社会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