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
时间: 2025-01-04 12:03: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穷秋积雨不破块,霜落西湖露沙背。
大鱼泥蟠小鱼乐,高丘覆杯水如带。
鱼穷不作摇尾怜,公宁忍口不忍鱠。
修鳞失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破碎。
咫尺波涛有生死,安知平陆无滩濑。
此身宁供刀几用,著意更须风雨外。
是间相忘不为小,濠上之意谁得会。
枯鱼虽泣悔可及,莫待西江与东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西湖上空积雨未消,霜降在湖面上,露水润湿了沙滩。大鱼在泥中蜷缩,小鱼则在水中欢快游动。高丘如同倒置的杯子,湖水如带子般环绕。鱼儿们在困境中不再摇尾乞怜,而公子宁愿忍住嘴巴也不愿意吃掉鱼。鱼鳞在失去水的情况下显得光彩夺目,晚日的余晖在水面上摇曳,仿佛将金子打碎。近在咫尺的波涛中有生与死,谁又能知道平地上没有滩涂。此生宁可为刀所用,心中更应把握风雨之外的机缘。在这段时间里相忘并不是小事,濠上的意图又有谁能理解?虽然枯鱼在泣泪中悔恨,但不要等到西江和东海的尽头。
注释
- 穷秋:深秋。
- 积雨:长时间的雨水未曾干涸。
- 霜落:霜降在水面上。
- 泥蟠:大鱼在泥中蜷缩。
- 覆杯:高丘仿佛倒置的杯子。
- 鱠:指的是鱼肉的美味。
- 修鳞:鱼的鳞片。
- 摇光:水面上光影摇曳。
- 咫尺:近在咫尺。
- 刀:比喻用来切割的工具,象征生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履善,号静庵,宋代诗人,学者,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西湖之畔,作者在秋季时节,目睹西湖的自然景色,思考人生的真谛与生死之事,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
诗歌鉴赏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是陈师道通过西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哲学思考。诗中初始的景象描绘如积雨、霜降等,给人一种忧郁的秋意,但随即转向鱼儿的动态,反映出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通过对比大鱼与小鱼,诗人传达了一种生命的层次感,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存状态的思考。
在用词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高丘”、“波涛”等,构建了一个富有动感的画面。诗的后半部分则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质问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哲学思考。整体上,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穷秋积雨不破块:深秋的雨水积聚在地面,未能干涸,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 霜落西湖露沙背:霜降在西湖上,露水润湿了沙滩,增添了秋天的清凉感。
- 大鱼泥蟠小鱼乐:大鱼在泥中蜷缩,小鱼在水中欢快游动,形成了生存状态的对比。
- 高丘覆杯水如带:高丘如同倒置的杯子,湖水环绕其间,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 鱼穷不作摇尾怜:鱼儿在困境中不再摇尾乞怜,表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存态度。
- 公宁忍口不忍鱠:公子宁愿忍住嘴巴,也不愿意品尝美味,暗含人生态度的选择。
- 修鳞失水玉参差:鱼鳞在失去水的情况下显得光彩夺目,表达了逆境中的美。
- 晚日摇光金破碎:夕阳的余晖在水面上晃动,仿佛金子在破碎,体现出光阴的流逝。
- 咫尺波涛有生死:近在咫尺的波涛中蕴含着生与死的哲理。
- 安知平陆无滩濑:谁能知道平地上没有滩涂,暗指生命的不可预知性。
- 此身宁供刀几用:生存的意义在于经历风雨,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
- 著意更须风雨外:更应关注风雨之外的机缘,强调内心的自由。
- 是间相忘不为小:相忘于世间并非小事,强调心灵的解脱。
- 濠上之意谁得会:濠上的意图又有谁能理解,表现出孤独的思考。
- 枯鱼虽泣悔可及:枯鱼虽然泣悔,但也只能感慨,暗示生命的无常。
- 莫待西江与东海:不要等待生命的尽头,传达珍惜当下的理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丘覆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形态。
- 对仗: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枯鱼虽泣”,赋予鱼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象,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生死的哲理,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与反思,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乐观,同时也呼唤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反思。
- 鱼: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丘:象征着稳定与坚韧的意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丘”比作什么? A. 杯子
B. 山
C. 树
答案:A -
诗人对鱼儿的态度是?
A. 同情
B. 忍耐
C. 漠然
答案:B -
“咫尺波涛有生死”这句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生命的无常
C. 生命的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陈师道的作品都表现了对于时局的感慨,杜甫在战争中感受到的失落与悲伤,与陈师道在西湖边的哲思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