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时间: 2025-01-19 13:20: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魏了翁 〔宋代〕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
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
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
翁季俨相望。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
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
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
今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
都是乃翁庄。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白话文翻译:
冬至这一天,阳光透过细小的缝隙微微照耀。
在壶中仿佛有一个不同的天地,我感到日子在一点点增长。
一切人都穿着华丽的金色和紫色衣服,面容红润,头发如绿。
我和老翁对视而望,老翁在修行什么,似乎还没有结束。
玉树生烟,兰花竞相开放,色彩缤纷的景象构成了一幅画。
老翁没有别的智慧,只是用一念答复苍天。
今天城中有桃李盛开,明天八方的雨露滋润万物,
这一切都是老翁的庄园。要说道义和教训,不谈窦家的郎君。
注释:
- 子之半:冬至的中间时刻,意指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
- 玉管:指乐器,象征着音乐与和谐。
- 壶中别有天地:形容在某种境界中,别有洞天。
- 翁季:老者与年轻人,象征代际之间的对比。
- 苍苍:指天空或自然,强调自然的浩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惟直,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以清新婉约、寓意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至之际,诗人通过冬至这一特定时节,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以冬至这一节气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哲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境界。开头的“冬至子之半”引入了节气的主题,紧接着的“玉管罅微阳”则暗示了微弱的阳光带来的温暖,象征着春天的渐渐来临。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冬天的寒冷,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人生的哲理。诗中提到的“壶中别有天地”,展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寻,表明人在经历时节变迁时,内心的感受与思考也同样在增长。结尾部分的“今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强调了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智慧,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冬至子之半:引入冬至这一节气,暗示时间的流逝。
- 玉管罅微阳:使用乐器的意象,象征温暖的阳光。
- 壶中别有天地:表达内心的丰富世界,超越外部的寒冷。
- 一样金章紫服:描绘人们的盛装,营造了生动的场景。
- 翁无他智:强调老翁的智慧来源于简单的思想。
- 今日列城桃李:展现当下的繁荣与希望,连接自然与人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章紫服”与“朱颜绿发”,形成了对称美。
- 比喻:如“壶中别有天地”,隐喻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冬至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至:象征寒冷与希望的交替。
- 阳光:象征温暖与生机。
- 玉、兰:代表高洁与美好,寓意追求卓越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冬至子之半”中“子”指的是什么?
A. 孩子
B. 日子
C. 时间 -
诗中提到的“翁”指的是什么?
A. 老人
B. 自然
C. 年轻人 -
诗中“玉生烟,兰竞秀”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竞争
B. 自然之美
C. 暴风雪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节气、自然为主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魏了翁的《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但魏了翁更注重内心的哲理,而李白则偏向于豪放的个性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评》
- 《魏了翁诗文集》
以上信息提供了对《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的全面分析和理解,便于读者更好地欣赏和学习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