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又见王正班玉瑞》
时间: 2025-01-04 07:3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又见王正班玉瑞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又见王正班玉瑞。霁月光风,恰与元宵际。
横玉一声天似水。阳春到处皆生意。
十载奔驰今我里。昔元非,未信今皆是。
风月惺惺人自醉。却将醉眼看荣悴。
白话文翻译:
又一次见到王正班的玉瑞,
在晴朗的月光和微风中,正好与元宵的节日相遇。
一声横玉的乐音,仿佛天空变得像水一样柔和。
阳春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经过十年的奔波,今天我回到了这里。
曾经的时光不曾相信,今天的一切竟然都是如此真实。
在风月的交辉中,人们都沉醉其中。
我却用醉眼审视着世间的荣华与衰败。
注释:
- 王正班:指的是王正班的演出,是一种古代的戏曲团体。
- 玉瑞:指的是美好的预兆或吉兆。
- 霁月光风:指晴朗的月光和轻柔的风,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
- 横玉:古代乐器,象征着音乐的美妙。
- 阳春: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荣悴:荣华与衰败,形容事物的兴盛与衰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梦阮,号天舒,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词风清丽见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作品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元宵佳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通过描绘自然美与人事变迁,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蝶恋花·又见王正班玉瑞》展现了魏了翁对人生、自然及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词的开篇即以“又见”引出,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作者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美丽场景,晴朗的月光与轻风相映,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横玉的乐声响起,仿佛将人们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词中提到的“十载奔驰”,不仅仅是对时间的追溯,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人回忆曾经的岁月,感叹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与无常。此时,醉眼看世界,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的态度,尽管荣华与衰败在眼前,但内心的宁静与自得才是最为重要的。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魏了翁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又见王正班玉瑞:再次见到王正班的玉瑞,唤起了对过去的美好记忆。
- 霁月光风,恰与元宵际:描绘出元宵佳节的美好时光,晴朗的月光和轻风令人愉悦。
- 横玉一声天似水:乐声悠扬,似乎将天空的美丽与水的柔和结合在一起。
- 阳春到处皆生意: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 十载奔驰今我里:经过十年的奔波,终于返回故地。
- 昔元非,未信今皆是:曾经不相信的事情,如今却都成为了现实。
- 风月惺惺人自醉:在风月的美景中,人们自然而然地陶醉。
- 却将醉眼看荣悴:用醉意的眼光看待世间的荣华与衰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比作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乐声的悠扬。
- 对仗:如“霁月光风”和“阳春到处皆生意”,表现了工整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人生无常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豁达,探讨了荣华与衰败的主题,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霁月:象征着清明、宁静的心境。
- 横玉:音乐的象征,传递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 阳春:代表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 醉眼:隐喻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对世事的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正班”是什么? A. 一位诗人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戏曲团体
D. 一种花卉 -
诗中“阳春到处皆生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生机
C. 悲伤
D. 迷茫 -
“醉眼看荣悴”中的“荣悴”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人生的变化
C. 音乐的旋律
D. 春天的气息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魏了翁与李清照的词风有异曲同工之妙,皆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清照的词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魏了翁则更倾向于借景抒情,展现出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魏了翁词研究》
- 《词学研究与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