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次韵西叔兄咏兰》
时间: 2025-01-19 12:4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次韵西叔兄咏兰
作者:魏了翁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鶗鴂乱,春芳寂。
络纬叫,池英摘。
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
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
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兰花的高洁与孤芳自赏的特质。就像美玉与黄金的相互映衬,兰花在幽静的庭院与暗室中自得其乐。黄昏时分,月光冷清,雾气朦胧。了解我的人少之又少,我的价值却被常人所低估,对他人来说,似乎我并不那么重要。那些对于兰花自怨自艾的说法,实在是无聊。春天的鸟叫声杂乱无章,春花却显得格外寂寥。
只有国家的香气能够持久,和纯洁的秋天一样拥有高尚的品质。若能在宁静中观察本性,才能在绽放之时展现出生命的色彩。等到声音消逝,万物无声之际,方能真正领悟。
注释
- 玉质金相:形容兰花的高贵与清雅。
- 闲庭暗室:指安静的庭院和幽暗的房间,象征独处的环境。
- 知我者希常我贵:理解我的人少,而我却显得珍贵。
- 灵均:指兰花,常用作对兰花的称呼。
- 鶗鴂:一种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国香:指兰花的香气,寓意其品质与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230-1290),字士龙,号了翁,南宋末年到元初人,官至宰相,是一位重要的诗人和词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尤其擅长表现兰花的高洁与独立。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北方动荡之后,魏了翁借兰花抒发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态的冷静观察。
诗歌鉴赏
《满江红 次韵西叔兄咏兰》以兰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及自身的孤独感。开头用“玉质金相”形容兰花的优雅,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此后,通过对黄昏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突显兰花在幽暗环境中的独特光辉。诗中提到“知我者希常我贵”,透露出作者对理解自己的人少之又少的无奈之情,体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提到“鶗鴂乱,春芳寂”,通过春鸟的喧闹与春花的寂静形成对比,更加突显兰花的孤独与高贵。然后提及“惟国香耐久”,强调兰花的香气如同国家的品德,寓意着持久的价值和品格。
全诗最后,作者强调在静谧中观察兰花的本性,“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意味着只有在万物归于宁静时,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自我价值。这种思考不仅针对兰花,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质金相:用玉和金的高贵形象比喻兰花。
- 长自守闲庭暗室:兰花在安静的环境中独自生长。
- 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知我者希常我贵:表达作者对自己价值的自省,理解自己的人不多。
-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他人对兰花的无聊评论,反映出世俗的不理解。
- 鶗鴂乱,春芳寂:春天的喧闹与兰花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 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强调兰花的香气与品德的持久性。
- 既向静中观性分:在安静中观察事物的本质。
- 偏于发处知生色:在兰花开放时才显露出其生命的色彩。
- 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在万物静止之际,才能真正领悟到内心的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玉质金相”等比喻展示兰花的珍贵。
- 对仗:如“闲庭暗室”和“黄昏月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兰花象征着高洁与独立的品格。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表达作者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与对孤独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独立的人格。
- 黄昏月冷:象征孤独与清冷的氛围。
- 国香:代表持久的美德与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什么上?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兰花的高洁品质
- C. 对人生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描写
-
“知我者希常我贵”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喜悦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名篇,表达对兰花的欣赏与人生哲学。
- 《白兰花》:李清照的词作,描绘兰花的清雅与独立。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满江红》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两者都表达了对高洁植物的赞美,但魏了翁更侧重于兰花的孤独与高贵,而陆游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不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魏了翁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