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9 20:00:06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

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白话文翻译:

每年都错过了花期,春天一过就过去了。只好安排愁苦的情绪,送走春天的归去。梅花在雪中,梨花在月下,都是对你的思念。只是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才意识到它悄然离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负却:辜负,错过。
  • 花期:花开的时节。
  • 愁绪:忧愁的情绪。
  • 送春归:送走春天。
  • 梅花雪:梅花在雪中的景象。
  • 梨花月:梨花在月光中的景象。
  • 相思:思念之情。
  • 自是:本来就是。

典故解析:

  • 梅花与雪:梅花在寒冷的冬季盛开,象征坚韧与坚持。
  • 梨花与月:梨花在月下,常被用来象征宁静与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惠言,清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探讨人生感悟和情感寄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时节,作者通过对花期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相见欢四首 其一》以春天的花期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时光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透过梅花和梨花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春天和思念之情的惋惜。第一句“年年负却花期”点出主题,交代出年年春去花开未曾相见的遗憾,接着用“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来表现对春天的告别,情感愈发浓烈。诗中“梅花雪,梨花月”勾勒出清丽的自然图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一句“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则以一种自我反思的语气,透露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执念,使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一丝哀愁,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负却花期:每年都错过了花开的时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遗憾。
  • 过春时:春天过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只能用愁苦的情绪来送走春天,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
  • 梅花雪,梨花月:描绘了梅花和梨花的美丽景象,象征对故人的思念。
  • 总相思:反复强调思念之情。
  •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春天来临时并未察觉,只有失去后才意识到,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雪、梨花与月的结合,隐喻了清冷与美好的情感。
  • 对仗:如“梅花雪,梨花月”,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花期与春天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爱情思念的感慨,表达了生死轮回与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往往与高洁的情操相关联。
  • 梨花:代表柔美与宁静,常常与思念相联系。
  • :象征寒冷与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象征思念与美好,常用于抒发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年负却花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望
    • B. 喜悦
    • C. 愤怒
  2. “梅花雪”和“梨花月”在诗中分别象征什么?

    • A. 冷漠与温情
    • B. 思念与孤独
    • C. 春天与秋天
  3.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张惠言与李清照在抒发思念之情时,张的诗更显淡淡的哀愁,而李的诗则更多地展示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定。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来传达情感,但风格上有所不同,张惠言更具清冷之美,李清照则显得温柔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