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穹帐连山落月斜,
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着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夜晚的情景:天幕下,月亮斜挂在山间,梦中回想起自己身在天涯的孤独。大雁在白色的草原上飞翔,年年都是一片雪白,岁月流逝,自己也在黄榆树下渐渐老去,夜晚总听见笳声。驿道上南国的使者偶尔来访,北方的沙尘风云却不断不息。春天里,衣衫褴褛的少妇无法寄托情感,到了五月,边城却仍然未见花开。
注释:
- 穹帐:指天幕,形容夜空的广阔。
- 梦回孤客:梦中回到孤独的旅人,表达一种孤寂的情感。
- 雁飞白草年年雪:大雁飞过白色的草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
- 人老黄榆夜夜笳:人渐渐老去,黄榆树下的笳声在夜里回响,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南国使:指从南方来的使者,象征着时间的流动与交流。
- 五月边城未着花:边城的五月却没有花开,暗示着生活的凋零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兆骞,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常常流露出孤独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或许在旅途中,体会到人事无常与孤独的感受,从而描绘出这幅深沉的夜景。
诗歌鉴赏:
《帐夜》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流逝的深切思考和对孤独的敏感体验。诗中的意象丰富,运用自然景物与人事交织,构建出一种梦境与现实交错的氛围。
开头两句“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以“穹帐”引入夜空,给人一种辽远和孤寂的感受,接着“梦回”则表现出一种渴望与无奈,似乎在追寻过去的美好。接下来的“雁飞白草年年雪”,通过自然景象反映时间的流逝,诗人用大雁与白草的意象,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人老黄榆夜夜笳”则带有一种叹息与无奈,黄榆树象征着衰老,而夜晚的笳声又是孤独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复杂,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孤独的深切体验。
最后两句“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着花”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春天的期待与少妇的寄托形成强烈的对比,边城的凋零则暗示着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在孤独与希望之间徘徊,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穹帐连山落月斜:描绘了夜空下,明月斜挂在山间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梦回孤客尚天涯:梦中回到一个孤独的旅人,暗示着对远方的思念。
- 雁飞白草年年雪:大雁飞过,年年都是白雪,象征时间的流逝。
- 人老黄榆夜夜笳:人渐渐老去,夜晚的笳声带来孤独的回响。
- 驿路几通南国使:驿道上偶尔有南方的使者经过,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风云不断北庭沙:北方的沙尘与风云不断,暗示着社会动荡与不安。
- 春衣少妇空相寄:春衣的少妇无法寄托情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 五月边城未着花:边城的五月却仍未开花,象征着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如“穹帐连山”与“梦回孤客”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如月、雁、草、花)传达情感,形成生动的画面。
- 借代:用“黄榆”代指岁月,体现了诗人在时间流逝中的感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孤独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展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穹帐:象征广阔的夜空,代表着无尽的孤独与思考。
- 月:象征阴晴圆缺,体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雁:象征迁徙与归属,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 白草: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黄榆:象征衰老与无奈,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
- 春衣:象征青春与希望,但在诗中却体现出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帐夜》中的“梦回孤客尚天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思乡
- B. 快乐
- C. 忧伤
- D. 自豪
-
诗中“雁飞白草年年雪”中的“白草”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时间的流逝
- C. 青春
- D. 繁荣
-
“五月边城未着花”中“未着花”暗示了什么?
- A. 边城的繁华
- B. 生活的凋零与失落
- C. 春天的到来
- D. 情感的寄托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唐代王维的《鹿柴》,以自然景物隐喻人生的哲理,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吴兆骞的《帐夜》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写了夜晚的孤独情景,但前者更注重人生的感慨与无奈,而后者则充满了豪情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