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客持卢文甫下雉书来附荅一首》

时间: 2025-01-14 11:11:16

藉草三冬日,看花二月天。

偶来毛颖使,分得照邻笺。

宝翰寻钟阜,名文访富川。

甑□同仰止,凭吊可悠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藉草三冬日,看花二月天。
偶来毛颖使,分得照邻笺。
宝翰寻钟阜,名文访富川。
甑同仰止,凭吊可悠然。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冬天,草地上覆盖着白雪,然而在二月的阳光下,花儿却在竞相开放。偶然间,毛颖派遣使者前来,递给我一封写给邻里的信。宝贵的笔墨在钟阜山寻觅,著名的文人则在富川访寻。我们一起仰望着甑山,凭吊那些往事,心情显得格外悠然自得。

注释:

  • :借着,依靠。
  • 草三冬日:指冬天的草地,三冬指的是冬季。
  • 毛颖: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友人。
  • 照邻笺:邻里的信件,笺指信纸。
  • 宝翰:指珍贵的笔墨。
  • 钟阜:钟阜山,可能是地名。
  • 富川:富川,可能为某个地方。
  • 甑同仰止:指共同仰望甑山,甑为一种器具,这里作山名。
  • 凭吊:凭吊,怀念和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应斗,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常以自然景色和人事交融为主题,作品多情而意趣横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冬季,诗人通过描绘冬天的寒冷与春天的温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文人相交的清雅情趣。

诗歌鉴赏:

王应斗的《笔客持卢文甫下雉书来附荅一首》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感,内容上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开篇以“藉草三冬日,看花二月天”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春天的温暖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季节的变化。接着,诗人提到毛颖的使者带来的信件,展示了文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第三、四句则通过对名山的寻访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现了文人对于自然和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通过季节对比,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清新的氛围。
    • 第三、四句则通过对具体地点的描写,表现了文人的雅趣与情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冬天与春天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转。
    • 对仗:如“宝翰寻钟阜,名文访富川”体现了工整的对仗美。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表现了文人相交的风雅情趣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顽强,冬天的草地虽寒冷,仍有春天的希望。
  • :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美好和希望,展现了生机与活力。
  • 信件:友人的信件象征着人际关系的温暖和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藉草”指的是: A. 春天的草
    B. 冬天的草
    C. 夏天的草
    D. 秋天的草

  2. “宝翰”指的是: A. 珍贵的书籍
    B. 珍贵的笔墨
    C. 珍贵的信件
    D. 珍贵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毛颖”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友人
    C. 一位画家
    D. 一位书法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情感。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感受。

诗词对比
王应斗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山水之间的深远意境,而王应斗则更关注人际关系的温暖和自然的变化。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应斗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