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送别
作者:苏轼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
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在天台山旧路上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刘郎的惋惜和不舍。虽然刘郎年纪尚轻,仍然怀念那美好的仙乡,期盼再次相聚,但又担心因为时间流逝而再也见不到如今劝酒的朋友,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奈。
注释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刘郎:指的是朋友,可能是苏轼的知交或同僚。
- 阳关:指阳关古道,象征离别的悲伤。
- 别酒:指送别时的酒,表达友情与依依惜别之情。
- 仙乡:理想中的美好地方,象征着向往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和,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送别》写于苏轼与友人分别的场景,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之间的聚散常伴随着诗酒相依,表达深厚的情感。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减字木兰花·送别》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打动读者。整个词作从开头的“天台旧路”引入,描绘了一个熟悉的场景,立刻为离别的情感奠定了基础。接着,提到“应恨刘郎来又去”,不仅表达了对刘郎的惋惜,也突显了人生旅途中朋友的短暂相聚。词中有着浓厚的酒文化,酒不仅是送别的媒介,也是情感的寄托,频倾的别酒更是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忍听阳关第四声”一句,借用古代离别歌曲的意象,传达出离愁别绪让人难以忍受的情感。接下来的“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则展现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尽管现实让人无奈,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坚定。然而最后一句“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道出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仿佛在提醒自己,珍惜当下的相聚。
整首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台旧路:指回忆中熟悉的天台山旧路,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 应恨刘郎来又去:表达对朋友频繁离去的惋惜之情。
- 别酒频倾:送别时酒不断倾倒,象征着对友谊的珍惜。
- 忍听阳关第四声:提及离别时的歌曲,暗示离愁。
- 刘郎未老:刘郎年轻,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 怀恋仙乡重得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 只恐因循:担忧时光流逝。
- 不见如今劝酒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与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天台旧路”与“别酒频倾”,形成音韵上的和谐美感。
- 象征:阳关代表离别,酒象征友情,仙乡则是理想生活的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象征美丽的回忆和理想的归宿。
- 酒:象征友情,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 阳关:象征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陶渊明
-
“阳关第四声”中的“阳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离别的悲伤
- C. 旅行的地方
- D. 一种节日
-
词中提到的“仙乡”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 C. 朋友的家
- D. 一种酒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李白在送别诗中的情感表达,苏轼更侧重于对友谊的深刻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