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试院双柏数百年物也李铁梅学使同年首赋一律余为继声》
时间: 2025-01-04 06:15: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爱清风倚绿阴,托根岂必在山林。
敢因盘错矜名节,还对冰霜矢素心。
炎海苍茫犹带甲,兰台飒爽此披襟。
眼中大树飘零尽,七字低徊老杜吟。
白话文翻译:
我只喜欢那清风拂面、绿荫环绕的环境,难道根基就一定要扎在高山大林之中吗?
我敢于因盘根错节而夸耀自己的名节,却依旧面对冰霜,保持那一颗纯洁的心。
即使炎炎大海汹涌澎湃,我依然在兰台中神清气爽,轻松自如。
眼前的苍天大树已然凋零,唯有那七字诗句在心头低吟,仿佛老杜在吟唱。
注释:
- 独爱:单独喜欢。
- 清风:指清爽的风。
- 托根:扎根。
- 岂必:难道一定要。
- 盘错:形容根系复杂。
- 名节:名声和节操。
- 冰霜:比喻严酷的考验。
- 炎海苍茫:形容广阔的海洋。
- 兰台:古代官署,代指文人雅士之所。
- 七字:指杜甫的七言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衔达,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汀州试院,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清风”、“绿阴”都是生机勃勃的自然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纯粹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出“托根岂必在山林”,意在说明人生的根基并非必然要扎在名山大川之中,强调内心的坚定和节操的重要性。接着,诗人以“冰霜”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炎海苍茫犹带甲”则是对外界环境的描绘,尽管身处险境,诗人依然保持从容,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诗人提到“眼中大树飘零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七字低徊老杜吟”则引入杜甫的诗句,传达出对前贤的敬仰以及自己对诗歌的热爱。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精妙,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爱清风倚绿阴:表达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喜爱清风和绿荫的悠然自得。
- 托根岂必在山林:质疑传统观念,说明人生的根基不必局限于高大之处。
- 敢因盘错矜名节:诗人自信于自己的独立精神,尽管环境复杂,但仍保持名节。
- 还对冰霜矢素心:面对生活的艰辛,诗人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 炎海苍茫犹带甲:描绘外部环境的险恶,表现出坚毅的态度。
- 兰台飒爽此披襟:在艰苦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 眼中大树飘零尽:感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
- 七字低徊老杜吟:引用杜甫的诗句,表达对诗歌的热爱与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冰霜”比喻生活的困难。
- 对仗:如“炎海苍茫”与“兰台飒爽”,形成对比。
- 引用:引用杜甫的诗句,提升了诗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坚定、品德高尚的追求以及对诗歌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风:象征自然的纯净与舒适。
- 绿阴:代表生命的繁茂与希望。
- 冰霜:象征生活中的艰难与考验。
- 炎海:比喻外部环境的险峻。
- 兰台:象征文人雅士的清雅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独爱清风倚绿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自然环境
- B. 名利地位
- C. 人际关系
-
“托根岂必在山林”传达了什么思想?
- A. 生活的根基在高处
- B. 人生的根基不必局限于名山
- C. 要追求名利
-
诗中提到的“七字”指的是?
- A. 自己的诗句
- B. 杜甫的七言诗句
- C. 生活的哲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曹衔达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鸣,都是对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但曹的笔调更为洒脱,杜则更显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杜甫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