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时间: 2025-01-14 12:42:01

沧海难回日,青云如送春。

服丧三月遍,遏乐四夷均。

感格英灵在,褒扬大号新。

依然社稷计,王业付真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曾巩 〔宋代〕

沧海难回日,青云如送春。 服丧三月遍,遏乐四夷均。 感格英灵在,褒扬大号新。 依然社稷计,王业付真人。

白话文翻译:

沧海难以回转太阳,青云仿佛送走了春天。 服丧三个月遍及四方,停止音乐四夷都一样。 感动英灵依然存在,褒扬大号更新。 依然为社稷谋划,王业交给真正的继承人。

注释:

沧海难回日:比喻时光不可逆转。 青云如送春:比喻皇帝的去世如同春天的离去。 服丧三月遍:指全国上下为皇帝服丧三个月。 遏乐四夷均:指停止音乐,四方的外族也一同遵守。 感格英灵在:指皇帝的英灵仍然感动人心。 褒扬大号新:指对皇帝的褒扬和尊号更新。 依然社稷计:指依然为国家社稷谋划。 王业付真人:指王业交给真正的继承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曾巩为宋仁宗赵祯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仁宗的哀悼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被誉为“仁宗之治”。仁宗去世后,曾巩写下这首挽词,既表达了对仁宗的深切哀悼,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通过对仁宗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沧海难回日,青云如送春”以自然景象比喻皇帝的去世,形象生动。“服丧三月遍,遏乐四夷均”体现了全国上下对皇帝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外族的影响。“感格英灵在,褒扬大号新”表达了对仁宗英灵的敬仰和对新尊号的赞扬。最后两句“依然社稷计,王业付真人”则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期待真正的继承人能够继续治理国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沧海难回日,青云如送春。

    • 以沧海难以回转太阳比喻皇帝的去世不可逆转,青云送春则形象地表达了皇帝的去世如同春天的离去。
  2. 服丧三月遍,遏乐四夷均。

    • 描述全国上下为皇帝服丧三个月,停止音乐,四方的外族也一同遵守,体现了对皇帝的哀悼之情。
  3. 感格英灵在,褒扬大号新。

    • 表达了对仁宗英灵的敬仰,以及对新尊号的赞扬,体现了对皇帝的尊重和怀念。
  4. 依然社稷计,王业付真人。

    • 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期待真正的继承人能够继续治理国家,保持社稷的稳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海难回日”和“青云如送春”,通过自然景象比喻皇帝的去世。
  • 对仗:如“服丧三月遍,遏乐四夷均”,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仁宗的哀悼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通过对仁宗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期待真正的继承人能够继续治理国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比喻时光不可逆转。
  • 青云:比喻皇帝的去世如同春天的离去。
  • 服丧:体现全国上下对皇帝的哀悼之情。
  • 遏乐:体现停止音乐,四方的外族也一同遵守。
  • 英灵:表达对仁宗英灵的敬仰。
  • 社稷计:寄托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沧海难回日”比喻什么? A. 时光不可逆转 B. 皇帝的去世 C. 春天的离去 D. 国家的衰败

  2. “服丧三月遍”体现了什么? A. 全国上下对皇帝的哀悼之情 B. 停止音乐 C. 四方的外族也一同遵守 D. 对新尊号的赞扬

  3. “感格英灵在”表达了对谁的敬仰? A. 仁宗 B. 继承人 C. 诗人自己 D. 外族

  4. “依然社稷计,王业付真人”寄托了什么? A. 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B. 对新尊号的赞扬 C. 对皇帝的哀悼 D. 对时光不可逆转的感慨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仁宗皇帝挽词》
  • 苏轼《仁宗皇帝挽词》

诗词对比:

  • 曾巩的《仁宗皇帝挽词》与王安石、苏轼的同题材作品相比,各有不同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曾巩的诗更加含蓄深沉,王安石的诗则更加直抒胸臆,苏轼的诗则更加豪放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曾巩诗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