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寻梅至杨家见数株盛开 曾几 〔宋代〕
芒鞋竹杖寻梅去,只有香来未见花。 村北村南行欲遍,数株如雪小民家。
白话文翻译:
我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去寻找梅花,只闻到了梅花的香气,却没看到梅花。 我走遍了村子的北边和南边,终于在小户人家的院子里看到了几株盛开的梅花,它们洁白如雪。
注释:
- 芒鞋:用芒草编织的鞋,常指简朴的鞋履。
- 竹杖:用竹子制成的拐杖,常用于行走时的辅助。
- 寻梅:寻找梅花,这里指诗人特意去观赏梅花。
- 未见花:没有看到梅花,只闻到了香气。
- 行欲遍:走遍,指诗人四处寻找。
- 数株:几株,指数量不多的梅花。
- 如雪:形容梅花洁白,像雪一样。
- 小民家:普通百姓的家,指诗人所到之处是普通人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寻找梅花的过程中所作,体现了对梅花之美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多有闲情逸致去欣赏自然风光。梅花因其高洁、坚韧的品质,常被文人墨客所喜爱。曾几在冬日里寻找梅花,表达了他对梅花之美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寻梅为线索,描绘了诗人在冬日里寻找梅花的情景。首句“芒鞋竹杖寻梅去”,诗人以简朴的装束和行动,展现了他的闲适和对梅花的渴望。次句“只有香来未见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向往,即使未见其花,但香气已足以令人陶醉。后两句“村北村南行欲遍,数株如雪小民家”,诗人走遍村庄,终于在小户人家发现了盛开的梅花,洁白如雪,给人以惊喜和清新之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梅花的寻找和发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芒鞋竹杖寻梅去”:诗人以简朴的装束和行动,展现了他的闲适和对梅花的渴望。
- “只有香来未见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向往,即使未见其花,但香气已足以令人陶醉。
- “村北村南行欲遍”:诗人走遍村庄,寻找梅花的足迹,展现了他的执着和耐心。
- “数株如雪小民家”:终于在小户人家发现了盛开的梅花,洁白如雪,给人以惊喜和清新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数株如雪”,用“如雪”比喻梅花的洁白,形象生动。
- 对仗:“村北村南”,通过地理位置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寻找和发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芒鞋、竹杖:简朴的装束,象征诗人的闲适和对自然的热爱。
- 香:梅花的香气,象征梅花的高洁和诗人的向往。
- 如雪:梅花的洁白,象征梅花的高洁和诗人的惊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寻找梅花时使用了什么装束? A. 芒鞋竹杖 B. 锦衣华服 C. 草帽草鞋 D. 丝绸长袍
-
诗人在寻找梅花时,首先感受到了什么? A. 梅花的美丽 B. 梅花的香气 C. 梅花的坚韧 D. 梅花的孤独
-
诗人在哪里找到了盛开的梅花? A. 富贵人家 B. 小民家 C. 寺庙 D. 山林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对梅花的咏叹,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曾几的《寻梅至杨家见数株盛开》与王安石的《梅花》:两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曾几的诗更注重寻找的过程和发现梅花的惊喜,而王安石的诗则更注重对梅花品质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梅花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梅花诗作,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比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