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戈壁杂诗
原文展示
沙枣不辞丑,白杨相竞高。
鸟巢拱落木,兽骨委秋壕。
野步殊能健,长吟亦自豪。
此行多胜侣,万里忘尘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戈壁荒原上,虽然沙枣树丑陋,但依然不畏艰难,白杨树则竞相向上生长。鸟儿在树上搭巢,兽骨则散落在秋天的壕沟里。行走在这片野外,身体格外强健,吟唱着诗歌也感到无比自豪。这次旅程有很多优秀的伙伴,纵使走了万里,也忘却了尘世的劳碌。
注释
- 沙枣:一种耐旱的灌木,生长在干旱地区,虽然外表不美,但生命力顽强。
- 白杨:一种高大挺拔的树木,象征着坚韧与向上的精神。
- 拱落木:指鸟巢在树上搭建,形象地表现了鸟类的生活。
- 兽骨:指动物的骨骼,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自然的循环。
- 秋壕:秋天的壕沟,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无情。
- 胜侣:优秀的伙伴,指同行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伯鲁,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戈壁地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在艰苦环境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戈壁杂诗》通过对戈壁荒原的描绘,展现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命的顽强与美好。诗中的“沙枣不辞丑”与“白杨相竞高”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在不美的环境中依然有坚强的生命力。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自然界中的细微变化,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鸟巢拱落木,兽骨委秋壕”不仅描绘了生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生命的流逝与重生,体现了自然的循环法则。随后的“野步殊能健,长吟亦自豪”则通过自我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快乐与自豪感。
最后一句“此行多胜侣,万里忘尘劳”更是传达了诗人对旅途伙伴的珍视,以及在自然中所获得的心灵解脱,显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沙枣不辞丑:沙枣树虽丑陋,但不以此为耻,表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
- 白杨相竞高:白杨树生长得高大挺拔,象征着向上的精神。
- 鸟巢拱落木:鸟儿在树上搭建巢穴,展现了自然生物的生活状态。
- 兽骨委秋壕:动物的骨骼散落在秋天的壕沟里,暗示生命的消逝。
- 野步殊能健:行走在自然中,身心都得到了锻炼。
- 长吟亦自豪:吟唱诗歌,表现了自豪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 此行多胜侣:旅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伙伴,一同分享旅途。
- 万里忘尘劳:即使走了万里路,也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辛劳。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沙枣和白杨比作生命力的象征,展现了不同生命状态。
- 对仗:如“野步殊能健,长吟亦自豪”,形成节奏感。
- 拟人:鸟巢“拱落”,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生命活动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戈壁的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精神,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旅途中的友情和心灵的解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枣: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 白杨:追求卓越与向上的精神。
- 鸟巢:生命的延续与归宿感。
- 兽骨:生命的消逝与自然法则。
- 秋壕:季节的变迁与自然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沙枣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顽强生命
C. 繁荣 -
诗中提到的“白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向上的精神
B. 生命的消逝
C. 自然的美丽 -
“此行多胜侣”中的“胜侣”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动物
C. 风景
答案
- B. 顽强生命
- A. 向上的精神
- A. 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体现了在自然中对生命的感悟,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忧愁与思考。
- 《春望》: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虽在自然中,但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名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