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明孝陵》
时间: 2025-01-17 10:26: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拜明孝陵 孔尚任 〔清代〕 宋寝齐陵尽野莎,英雄有恨欲如何。 宝城石坏狐巢大,龙座金消蝠粪多。 瞻像犹惊神猛气,禁樵浑仗帝恩波。 萧条异代微臣泪,无故秋风洒玉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宋朝的寝陵和齐国的陵墓都已被野草覆盖,英雄们心中的恨意又能如何表达呢?宝城的石头已经损坏,狐狸在其间筑巢,龙座上的金饰已被蝙蝠的粪便所侵蚀。尽管如此,瞻仰遗像时仍能感受到先帝的威猛之气,禁止砍伐树木的政策全靠皇帝的恩泽。在不同的时代,我这样的小臣只能默默流泪,无缘无故地,秋风将我的泪水洒在了玉河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宋寝齐陵:指宋朝和齐国的皇家陵墓。
- 野莎:野生的莎草,这里指陵墓被野草覆盖。
- 宝城:指皇陵的城墙。
- 石坏:石头损坏。
- 龙座:皇帝的宝座。
- 金消:金饰被侵蚀。
- 蝠粪:蝙蝠的粪便。
- 瞻像:瞻仰遗像。
- 神猛气:指先帝的威猛之气。
- 禁樵:禁止砍伐树木。
- 帝恩波:皇帝的恩泽。
- 萧条:冷落,凄凉。
- 微臣:作者自指,谦称。
- 玉河:指河流,这里可能指特定的河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宋寝齐陵”和“宝城石坏”等,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皇陵的荒废,暗含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号东篱,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思考。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参观明孝陵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宋齐陵墓荒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宝城石坏狐巢大,龙座金消蝠粪多”等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皇陵的荒凉,同时也隐喻了王朝的衰败。后两句“瞻像犹惊神猛气,禁樵浑仗帝恩波”则转折表达了对先帝的敬仰和对皇帝恩泽的感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宋寝齐陵尽野莎:描绘了宋齐陵墓被野草覆盖的荒凉景象。
- 英雄有恨欲如何:表达了英雄人物心中的恨意和无奈。
- 宝城石坏狐巢大:具体描绘了皇陵城墙的损坏和狐狸筑巢的情景。
- 龙座金消蝠粪多:进一步描绘了龙座金饰被蝙蝠粪便侵蚀的细节。
- 瞻像犹惊神猛气:转折表达了对先帝遗像的瞻仰和对先帝威猛之气的感受。
- 禁樵浑仗帝恩波:表达了禁止砍伐树木的政策是依靠皇帝的恩泽。
- 萧条异代微臣泪:抒发了作者作为小臣在不同时代的孤独和悲伤。
- 无故秋风洒玉河:以秋风洒泪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无尽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城石坏狐巢大”中的“狐巢大”比喻皇陵的荒废。
- 拟人:如“龙座金消蝠粪多”中的“金消”拟人化地描述了金饰的侵蚀。
- 对仗:如“宋寝齐陵尽野莎”与“英雄有恨欲如何”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皇帝恩泽的感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莎:象征荒凉和历史的遗忘。
- 宝城石坏:象征皇陵的损坏和王朝的衰败。
- 龙座金消:象征皇权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
- 秋风洒玉河:象征作者的哀思和历史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宋寝齐陵尽野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皇陵的繁华 B. 皇陵的荒凉 C. 皇陵的修复 答案:B
-
“宝城石坏狐巢大”中的“狐巢大”比喻什么? A. 皇陵的繁华 B. 皇陵的荒废 C. 皇陵的修复 答案:B
-
诗中“瞻像犹惊神猛气”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受? A. 先帝的威猛之气 B. 先帝的温柔之气 C. 先帝的忧郁之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孔尚任的《拜明孝陵》更加直接地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收录了孔尚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