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
作者:蔡戡 〔宋代〕
先生出语已惊人,
戏作梅花又逼真。
眼底江山诗有助,
胸中丘壑画精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与感谢。老师的言辞让人惊叹,随意作的梅花诗也显得栩栩如生。眼中所见的大好河山,诗歌能够增添其中的美感;而胸中胸怀的山川丘壑,绘画则能体现出其精神气质。
注释
- 端约:指约定、承诺,这里可能指老师的笔墨留给诗人的约定。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通常用来比喻品格高尚的人。
- 江山:指大自然的美景,常用于诗歌中表达壮丽的景色。
- 丘壑:指山丘与沟壑,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胸怀。
- 精神:这里指的是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字子文,号逸叟,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在蔡戡受到老师教诲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尊敬及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宋代文人雅士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老师之间深厚的情谊,蔡戡通过对老师出色才华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也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情趣。诗中前两句着重描绘老师的才华与梅花的生动形象,后两句则引入自然与文化的深厚内涵,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美的独到见解。这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令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通过对老师的赞美,蔡戡似乎也在呼应当时文人对于艺术、自然与人文精神的追求,显示了宋代文人对文化修养的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先生出语已惊人”:赞美老师的言辞令人震撼,暗示其学识渊博。
- “戏作梅花又逼真”:老师随手写的梅花诗栩栩如生,展现了其艺术才华。
- “眼底江山诗有助”:诗人认为眼中所见的美景与诗歌相辅相成,彼此增色。
- “胸中丘壑画精神”:诗人的胸襟与气质如同山川的壮丽,艺术地表达了其内心深处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山”与“丘壑”,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梅花与老师的才华相提并论,隐喻老师的高洁品格。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老师的敬仰与梅花的赞美展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品格高尚与坚韧,寓意人在困境中仍能绽放光彩。
- 江山:代表自然美景,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 丘壑:象征深厚的文化底蕴,暗示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蔡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梅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坚韧与高洁
- C. 爱情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老师的敬仰与梅花的赞美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展现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对山水的赞美。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蔡戡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