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06 04:18:35

冷红吟遍,梦绕芙蓉苑。

银汉恹恹清更浅,风动云华微卷。

水边处处珠帘,月明时按歌弦。

不是一声秋雁,秋声那到人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冷红吟遍,梦绕芙蓉苑。银汉恹恹清更浅,风动云华微卷。水边处处珠帘,月明时按歌弦。不是一声秋雁,秋声那到人间。

白话文翻译:

冷红的花儿开得满地都是,梦中我徘徊在芙蓉花的苑子里。银河在夜空中渐渐变得清淡,轻风吹动着云彩微微卷起。水边到处都是珠帘,明亮的月光下我轻轻拨动琴弦。并不是单单听到一声秋雁,秋天的声音怎么能传达到人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冷红:指花瓣颜色鲜艳而冷淡,形容花的状态。
  • 芙蓉苑:指芙蓉花的园子,象征美丽的场所。
  • 银汉:指银河,形容夜空中的星河。
  • 恹恹:形容状态懒散、无精打采。
  • 微卷:轻微地卷起,形容风吹过的轻柔。
  • 珠帘:用珠子编织而成的帘子,代表水边的美丽景致。
  • 按歌弦:轻轻拨动琴弦,象征音乐的悠扬。

典故解析:

  • 芙蓉:在古代诗词中,芙蓉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和轻盈,常与女性的优雅相联系。
  • 秋雁:秋天的雁声常常被用来唤起思乡之情,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碧城(约1715年—约1775年),清代女诗人,江苏常熟人。她以词见长,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风格清新婉约。吕碧城的词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代表了清代女性文学的新发展。

创作背景:

《清平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在冷清的秋夜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秋天思绪的感慨。此时的中国,文人多借景抒情,以诗词寄托心中情感。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情感细腻、意境优美的词作。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吕碧城将柔美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开篇“冷红吟遍,梦绕芙蓉苑”,以“冷红”描绘了花的颜色,传达出一种清冷的美感,随后“梦绕”则将梦境与现实交织,暗示内心的情感涌动。

“银汉恹恹清更浅,风动云华微卷”,诗中描绘了夜空的变化,银河的清浅和轻风的吹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水边“处处珠帘”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月光下拨动琴弦的动作,更增添了一份柔和与宁静。

最后的“不是一声秋雁,秋声那到人间”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以秋雁的声音作为隐喻,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孤独,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深刻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冷红吟遍,梦绕芙蓉苑:用“冷红”描写花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梦境中徘徊在美丽的芙蓉花园。
  2. 银汉恹恹清更浅:银河在夜空中变得清淡,暗示夜色的静谧,亦反映内心的宁静。
  3. 风动云华微卷:轻风吹动着云彩,形象生动,展现出自然的柔美。
  4. 水边处处珠帘:水边的美丽景致,象征着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月明时按歌弦:月光下拨动琴弦,增添了诗的音乐感,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景。
  6. 不是一声秋雁,秋声那到人间:以秋雁的声音引出对秋天的感慨,表达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汉”比喻银河,增加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如“风动云华”,赋予自然以动作,增添生动性。
  • 对仗:如“水边处处珠帘,月明时按歌弦”,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红:象征美丽的花朵,暗示内心深处的柔情。
  • 芙蓉苑:代表着理想与美好的生活空间。
  • 银汉:象征着无尽的时间与空间,传达夜的宁静。
  • 秋雁:象征离别与思念,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冷红吟遍”中的“冷红”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颜色
    B. 花的颜色
    C. 天空的颜色

  2. 诗中提到的“银汉”是指什么? A. 河流
    B. 银河
    C. 湖泊

  3. “不是一声秋雁”中的“秋雁”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朋友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水调歌头》:体现了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生哲理的探讨,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吕碧城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