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五月见芍药》
时间: 2025-01-04 06:55: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漏迟 五月见芍药
作者: 陈曾寿 〔清代〕
殿春春已去,池台如梦,销魂一顾。
梦不分明,休问谁家庭宇。
淡薄脂痕慵傅,拚禁受几番风雨。
君莫妒,同命东风,尽甘迟暮。
空自忏绀鬓年年,情天易老,念念芳悰非故。
不应邂逅,迎笑花枝,如此萧凉情绪。
试检点人间何味,漫赢得清愁如许。
谁共语,倦矣栖林静羽。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池塘和台阶如同梦境一般,让人神醉。
梦境模糊不清,不必去问是谁的家。
淡淡的脂粉痕迹懒得涂抹,经历了多少风雨。
君子不要嫉妒,和我同命的东风,甘愿在这迟暮中。
年年自叹鬓发渐霜,感情易老,思念的芳华已非往昔。
不该邂逅,迎着微笑的花枝,这样的萧条情绪。
试着回想人间的滋味,竟然只换得一腔清愁。
谁能倾诉,这样的倦怠,栖息在林间的宁静之中。
注释
- 殿春: 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殿堂,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销魂一顾: 一眼看去令人神魂颠倒。
- 淡薄脂痕: 指轻薄的妆容痕迹。
- 东风: 象征春天,和煦的风。
- 忏绀鬓: 自责白发渐生,感叹时光流逝。
- 芳悰: 形容美好的年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曾寿(约1685年-1761年),字子文,号静斋,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雅致,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玉漏迟 五月见芍药》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夏交替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玉漏迟 五月见芍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幻灭,诗人以“殿春春已去”开篇,便引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诗人将自己置身于池台之间,感受到春天的悄然离去,似乎在梦中迷失。接着,诗人用“销魂一顾”来表达对美好瞬间的留恋,然而梦境又是模糊不清的,反映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无奈。
在“淡薄脂痕慵傅”中,诗人自觉已不再年轻,慵懒的态度暗示了对人生疲惫的感受。他的内心与外在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尤其是“君莫妒,同命东风”一句,既是对他人的劝解,也是对自身境遇的认同。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越来越孤独,诗中的“情天易老”更是加深了这一感叹。
最后,诗人以“试检点人间何味”来总结,表现出对人间真情的迷茫和对清愁的无奈。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殿春春已去: 春天已过,象征美好时光的结束。
- 池台如梦,销魂一顾: 池塘与台阶如梦般美丽,令人沉醉。
- 梦不分明,休问谁家庭宇: 梦境模糊,不必去追问这是谁的家。
- 淡薄脂痕慵傅: 脸上淡薄的妆容懒得再涂抹。
- 拚禁受几番风雨: 经历了多少风雨,心灵受到多少创伤。
- 君莫妒,同命东风,尽甘迟暮: 不要嫉妒,与我同命的东风,甘愿在晚年的时候。
- 空自忏绀鬓年年: 年年自怨白发渐生,时间无情。
- 情天易老,念念芳悰非故: 感情容易衰老,思念的美好已不再。
- 不应邂逅,迎笑花枝: 不该偶然相遇,迎着花枝的微笑。
- 如此萧凉情绪: 这样的情绪让人感到孤寂。
- 试检点人间何味: 试着回想,人间的滋味是什么。
- 漫赢得清愁如许: 白白换来这样的清愁。
- 谁共语,倦矣栖林静羽: 谁能倾诉这样的倦怠,只有在宁静的林间栖息。
修辞手法
- 比喻: “池台如梦”将池塘与台阶比作梦境,表现出对美好景象的赞美。
- 拟人: “东风”被拟人化,与诗人同命,引发共鸣。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淡薄脂痕慵傅,拚禁受几番风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情感衰老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池台: 代表着宁静的生活环境,亦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东风: 作为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与生机。
- 芍药: 代表了美丽与短暂,象征爱情的脆弱。
- 白发: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漏迟 五月见芍药》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曾寿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淡薄脂痕慵傅”中“脂痕”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化妆
C) 诗歌
D) 衣服 -
诗人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答案
- B) 陈曾寿
- B) 化妆
- C)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玉漏迟 五月见芍药》与《春望》:两首诗都在描绘春天的景象,但《玉漏迟》更加强调个人内心的孤独感,而《春望》则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
粗略解读
《春望》同样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但其关注点在社会和国家层面,而《玉漏迟》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诗人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陈曾寿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