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时间: 2025-01-19 10:06:4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玉漏迟
作者: 郑元昭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晚花红小勒。疏帘风懒,嫩香吹湿。爱玩余芳,偏教闲愁侵夕。薄醉愔愔默坐,看细雨袅寒窗隙。云水隔。鹃声底处,更添寥寂。回首去岁离悰,记病里沉吟,迟留芳迹。几度萦心,蚕思丝丝抽积。准拟酬春有句,奈消减赋怀徐笔。灯影侧。依稀旧痕留得。
白话文翻译:
晚间的花儿红得如小小的勒子。纱帘轻薄,微风懒懒,嫩香扑面而来。喜欢玩味这余香,却偏偏让人感到无尽的愁苦在傍晚时分悄悄侵袭。微醺之中,静静坐着,看细雨轻轻地掠过寒冷的窗缝。云水相隔,杜鹃叫声处,更添寂寞。回首去年离别时,记得在病中沉吟,留下迟迟的芳踪。几度萦绕心头,像蚕丝般细细抽出。原本打算写几句来酬答春天,奈何心情减退,笔也慢了下来。灯影旁,依稀留存着旧日的痕迹。
注释:
- 玉漏:古代计时器,形象化时间的流逝。
- 小勒:小巧的勒子,形象化花儿的娇美。
- 疏帘:稀疏的窗帘,给人一种清淡的感觉。
- 闲愁:无所事事的愁苦。
- 鹃声:杜鹃鸟的叫声,常与离别相联。
- 沉吟:沉默思考,吟唱诗句。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郑元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作品多蕴含深情与哲思。
-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一个愁苦的时节,作者借用自然景象及个人经历,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玉漏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晚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前两句通过“晚花红小勒”与“疏帘风懒”的描写,勾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随即转入对“闲愁”的描写,揭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细雨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寒冷,更仿佛映射了作者内心的惆怅。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回忆去年离别的情景,感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在这种情感的牵引下,诗人又以“蚕思丝丝抽积”和“奈消减赋怀徐笔”的比喻,表现了创作灵感的枯竭与情感的复杂。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交织着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晚花红小勒”:描绘傍晚时分的花朵,颜色鲜艳,给人以美感。
- “疏帘风懒,嫩香吹湿”:透过稀疏的帘子,懒散的风吹来花香,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爱玩余芳,偏教闲愁侵夕”:虽然沉醉于余香之中,却又引来晚上的忧愁。
- “薄醉愔愔默坐,看细雨袅寒窗隙”:微醉之中,静坐窗前,细雨透过窗缝,显得格外冷清。
- “云水隔。鹃声底处,更添寥寂”:云水相隔,杜鹃的叫声更显得寂寞。
- “回首去岁离悰,记病里沉吟,迟留芳迹”:回忆去年的离别,在病中沉吟,留下了淡淡的芳踪。
- “几度萦心,蚕思丝丝抽积”:心中思绪萦绕,如蚕丝般细腻。
- “准拟酬春有句,奈消减赋怀徐笔”:原本想写几句来应景,但心情减退,笔也慢了下来。
- “灯影侧。依稀旧痕留得”:灯光下,旧日的痕迹依然可见,唤起往昔的回忆。
-
修辞手法:
- 比喻:“蚕思丝丝抽积”形象地比喻思绪的细腻和缠绵。
- 拟人:细雨“袅寒窗隙”,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云水隔”“鹃声底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思考与追忆,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主题凝重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 晚花:象征着短暂与美好,暗示生命的无常。
- 细雨:象征着孤独与思念,渗透着内心的愁苦。
- 鹃声:常与离别相关,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 灯影:象征着回忆和过去的痕迹,点缀诗的情感基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晚花红小勒”描绘的是什么?
- A. 花的颜色和形状
- B. 花的香气
- C. 花的种类
- D. 花的生长环境
-
诗中提到的“鹃声”与哪种情感有关?
- A. 快乐
- B. 离别
- C. 欢聚
- D. 旅行
-
诗人用“蚕思丝丝抽积”形容什么?
- A. 生活的美好
- B. 复杂的情感
- C. 自然风光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 《更漏子》:描写了夜晚的寂静与思念,情感与《玉漏迟》相似,但风格更为简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的美学分析》
- 《郑元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