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秭归界》
时间: 2025-01-14 23:02: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秭归界
——范成大
山根系马得浆家,
深入穷乡事可嗟。
蚯蚓祟人能作瘴,
茱萸随俗强煎茶。
幽禽不见但闻语,
野草无名都著花。
窈窕崎岖殊未艾,
去程方始问三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所见的山水风景和乡村生活。诗人骑马来到山脚,感叹乡村的风土人情。这里的蚯蚓会传染疾病,盛行的茱萸茶是为了抵御瘴气。幽静的鸟儿只闻其声,见不到它们的身影,满地的野草不知名,却开满了花。道路崎岖而未见尽头,离开的时候,才开始询问三巴的方向。
注释
- 得浆家:指的是在山脚下的水边停马饮水的地方,浆指水。
- 穷乡:偏远的乡村。
- 蚯蚓祟:蚯蚓生长的地方容易滋生瘴气,影响人们的健康。
- 茱萸:一种植物,常用于煎茶,具有驱虫解毒的功效。
- 幽禽:幽静的鸟,暗指难以见到的鸟类。
- 三巴:指的是四川地区,古代称为三巴,因其地理和文化特征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入秭归界》创作于诗人归乡的途中,描绘了他对乡村风景的观察和思考。诗中的情景反映了南宋时期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以及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乡村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归乡路上的所见所感。诗的开篇以“山根系马得浆家”引入,描绘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深入穷乡事可嗟”,表达了对偏远乡村生活的感慨,似乎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交织。
“蚯蚓祟人能作瘴,茱萸随俗强煎茶”则反映了乡村的环境问题和人们的生存智慧,表现了人们与自然的斗争和适应。诗中“幽禽不见但闻语”,用听觉描写代替视觉,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神秘感,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生活的哲思,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与思考。在结尾“去程方始问三巴”中,诗人以“问”为结,似乎在引导读者对人生旅途的思索。整首诗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根系马得浆家:在山脚停下马,找到水源喝水的地方。
- 深入穷乡事可嗟:走进偏僻的乡村,感叹乡村生活的艰辛。
- 蚯蚓祟人能作瘴:蚯蚓滋生的地方容易引发瘴气,影响人们的健康。
- 茱萸随俗强煎茶:当地习俗流行煮茱萸茶,借此抵御瘴气。
- 幽禽不见但闻语:听到鸟鸣却看不到鸟影,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感觉。
- 野草无名都著花:满地的野草虽无名,却都开花,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窈窕崎岖殊未艾:道路崎岖曲折,前行的路途依然漫长。
- 去程方始问三巴:离开时才开始询问去往三巴的方向,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蚯蚓”比喻瘴气的来源,生动形象。
- 拟人:将鸟的鸣叫拟人化,体现孤寂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根:象征自然的根基,代表归属和故乡。
- 穷乡:体现农村的偏远、艰辛,反映社会状况。
- 蚯蚓:象征自然的隐患,暗示着生活的不易。
- 茱萸茶:代表地方文化习俗,体现智慧与适应。
- 幽禽:象征自然的神秘与孤独。
- 野草: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尽管无名却依然绽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茱萸”主要用于: A. 煮茶
B. 观赏
C. 医疗 -
“幽禽不见但闻语”中的“幽禽”指: A. 显眼的鸟
B. 难以见到的鸟
C. 大声叫的鸟 -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乡村生活的艰辛
B. 对未来的迷茫
C. 自然与人和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范成大《入秭归界》 vs 王维《鹿柴》: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但《入秭归界》更侧重于乡村生活的艰辛,而《鹿柴》则强调静谧与和谐的自然环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