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
时间: 2025-01-19 19:0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是以冬夏间,古人重休沐。休沐各自有,期尽皆可卜。消寒既九九,消夏又六六。今交夏至节,大雨绝复续。为霖或为霪,满坑亦满谷。只因连岁荒,犹盼今年熟。衰周既无寒,暴秦宁有燠。我辈非热中,安用趋炎熇。吾澄开社坛,泰半号名宿。自经离乱后,无复旂鼓簇。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存者望门投,殁者举家哭。翛然社主人,差幸客免逐。折柬复相邀,过当农祀谷。置酒北窗下,莲叶香馥郁。不须藕与冰,不必丝与竹。欢然朋盍簪,相与醉醽醁。譬饮清凉散,千金同一服。怀此柳下风,几疑身超俗。理乱且不知,遑问世逐鹿。顾我近市居,尘嚣无术扑。城市而山林,惟君此为独。相约旬一游,尘襟涤万斛。
白话文翻译:
严寒的冬天和腊月是相伴而来的,炎热的夏天和伏天也是如此。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冬夏之间的休息和沐浴。休息和沐浴各自有其时限,过了这一期限就可以算作结束。消寒的日子已经过完了九个周期,消夏的日子又到了六个周期。如今正值夏至节,时常有大雨来临,雨水时断时续。大雨可能是连绵的,也可能是细密的,满田满谷都是水。由于连续几年的荒年,现在只希望今年能有好收成。周朝已经没有寒冷,秦朝又怎会有炎热?我们这一代人并不热衷于追逐炎热,干嘛要趋向于酷热的环境。我清静地开设社坛,大多数都是著名的朋友。自从经历了乱世之后,已经没有了旗帜和鼓声。居住的人们还未能安宁,逝去的人们只能在世间徘徊。存活的人盼望着归家,死去的人家属则悲声痛哭。社主人我悠然自得,幸好客人们不再被驱逐。折了请柬再次邀请,过了当农祭的时间。我们在北窗下摆酒,莲叶的香气溢满房间。不需要藕与冰,也不必丝与竹。欢快地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尽情地饮酒作乐。就像饮用清凉的饮品,千金的价值都不如这一同的快乐。怀着这样的柳下微风,几乎让我觉得超越了世俗的烦恼。理乱之间我根本不明白,何必询问世间的追逐。我住得靠近市区,尘世的喧嚣扑面而来。城市与山林之间,只有你是与我相伴的。约定好在十天内游玩,洗净心灵的尘埃。
注释:
- 腊:指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伏:指伏天,夏季的炎热时期。
- 重休沐:强调古人重视休息和沐浴。
- 九九:指冬天经过九个周期,象征着寒冷的结束。
- 六六:指夏天经过六个周期,象征着夏季的开始。
- 霖:细雨,绵绵不绝的雨。
- 霪:指连续的雨。
- 连岁荒:指连续几年的歉收。
- 社坛:指社神的祭坛。
- 藕与冰:指莲藕与冰块,古人常以此清凉消暑。
- 醽醁:指美酒,形容酒的香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其元,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活体验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季,正值消夏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炎热夏日的感受以及对古人生活方式的思考。在经历了乱世之后,诗人渴望宁静的生活和与友人共享的快乐时光。
诗歌鉴赏:
《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是一首富有生机与情趣的消夏诗。诗中通过对气候变化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夏季的重视和对休闲生活的追求。全诗以“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开篇,设定了一个清晰的季节背景,接着以“消寒既九九,消夏又六六”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在描绘夏至节的场景时,诗人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雨水的状态,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观察,还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的对比,诗人揭示了社会的不安定与人们的困境。同时,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欢然朋盍簪,相与醉醽醁”描绘了与友人共聚的欢快场景,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个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世俗的淡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强调冬夏的固定模式,古人重视这两个时节。
- 是以冬夏间,古人重休沐:指出古人重视冬夏之间的休息与沐浴。
- 消寒既九九,消夏又六六:时间流逝,消寒与消夏分别经过九与六个周期。
- 今交夏至节,大雨绝复续:夏至时节,雨水时而大,时而止。
- 为霖或为霪,满坑亦满谷:雨水的种类和影响,田地满是水。
- 只因连岁荒,犹盼今年熟:经历多年的荒年,盼望这一年能丰收。
- 衰周既无寒,暴秦宁有燠:历史的变迁与气候的对比,表现世事无常。
- 我辈非热中,安用趋炎熇:表达对追求炎热生活的冷眼。
- 吾澄开社坛,泰半号名宿:清静开坛,许多朋友聚集。
- 自经离乱后,无复旂鼓簇:经历乱世,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 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生者不安,死者徘徊的景象。
- 存者望门投,殁者举家哭:存活者盼归,死者家属悲痛。
- 翛然社主人,差幸客免逐:社主人悠然自得,客人免于被驱逐。
- 折柬复相邀,过当农祀谷:再次邀请朋友,参加农祭。
- 置酒北窗下,莲叶香馥郁:在北窗下摆酒,莲叶的香气弥漫。
- 不须藕与冰,不必丝与竹:不需要外物的清凉,强调心灵的愉悦。
- 欢然朋盍簪,相与醉醽醁:朋友欢聚,尽情畅饮。
- 譬饮清凉散,千金同一服:比喻饮酒的快感,价值无法比拟。
- 怀此柳下风,几疑身超俗:在柳下微风中,感受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 理乱且不知,遑问世逐鹿:对世事的无知,问世间的追逐。
- 顾我近市居,尘嚣无术扑:住在市区,尘世喧嚣令人窒息。
- 城市而山林,惟君此为独:在城市与山林之间,只有你陪伴。
- 相约旬一游,尘襟涤万斛:约定十天后出游,洗净心灵的尘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饮酒比作清凉散,形象地表达了饮酒的快乐。
- 排比:如“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夏季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下风:象征着宁静与清新,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莲叶:象征清凉与美好,代表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酒:象征友谊与欢乐,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消寒”和“消夏”分别经过多少个周期?
- A. 九个和六个
- B. 六个和九个
- C. 四个和八个
- D. 七个和五个
-
诗人所开设的社坛主要聚集哪些人?
- A. 名宿朋友
- B. 陌生人
- C. 商人
- D. 农民
-
诗中所描绘的自然现象主要是:
- A. 风雪
- B. 大雨
- C. 雪花
- D. 雷电
答案:
- A. 九个和六个
- A. 名宿朋友
- B. 大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南亭怀辛大》by 孟浩然
- 《夏日田园杂兴》by 诗人范成大
诗词对比:
- 《夏日南亭怀辛大》与《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均探讨夏季的生活与自然景象,前者更为简洁明了,后者则更为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其元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