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时间: 2025-01-04 10:45:20

须弥纳芥事堪惊,千岁聊堪一日评。

世上相逢俱梦寐,古来何处是功名。

簿书听我依俙了,云水陪君浩荡行。

便与此山同不朽,不应惆怅复牵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须弥纳芥事堪惊,千岁聊堪一日评。
世上相逢俱梦寐,古来何处是功名。
簿书听我依俙了,云水陪君浩荡行。
便与此山同不朽,不应惆怅复牵情。

白话文翻译

须弥山与细小的草芥,真是令人惊讶,千年的功名也不过是一日的评判罢了。
世间的相遇都是梦中景象,古往今来哪里才有真正的功名呢?
账簿的事情我已不再关心,愿随君在云水之间悠然行走。
与这山河同样长存,怎能再因惆怅而牵挂情感呢?

注释

  • 须弥:传说中的大山,象征高大、伟岸。
  • :指细小的草芥,象征微不足道的事物。
  • 千岁:指长久的时间,常用于形容岁月的漫长。
  • 梦寐:指梦中,形容世间相逢如梦。
  • 簿书:指账簿、文书,象征繁杂的世俗事务。
  • 依俙:意为依赖、依靠,表达一种放下执念的态度。
  • 云水:象征自然的悠然与自在。

典故解析

  • 须弥山:在佛教中,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象征着伟大与永恒。
  • 功名:古代士人追求的社会地位与声誉,常常被视为人生的目标,但诗中对此持怀疑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0-1120),字仲明,号白石,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时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借此表达对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与祝福。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展示了晁补之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须弥纳芥”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世事的惊叹。诗人在这里提醒我们,千年的功名与一日的生命相比,何其渺小。接着,他以“世上相逢俱梦寐”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说世间的相遇不过是梦中的幻影,真正的功名又有几人能得?

在后半部分,诗人抛却文书的繁杂,选择与自然同行,象征着对世俗名利的放下。他愿意随云水而行,享受自由的生活,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同时,诗的最后再提及“不应惆怅复牵情”,表达了对过去的释怀与对友人的深情祝福,给人以温暖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须弥纳芥事堪惊:对比中蕴含惊讶,强调世事的无常。
  2. 千岁聊堪一日评:千年荣华不过一日之评,显现功名的虚幻。
  3. 世上相逢俱梦寐:相逢如梦,人生如戏,强调人生的短暂。
  4. 古来何处是功名:提问反思,质疑功名的真正价值。
  5. 簿书听我依俙了:选择放下世俗事务,表现一种豁达。
  6. 云水陪君浩荡行:愿与友人共游,象征自由与洒脱。
  7. 便与此山同不朽:与自然同存,渴望永恒的宁静。
  8. 不应惆怅复牵情:释怀过去的情感,表达一种内心的解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须弥”和“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世事的荒诞。
  • 比喻:“世上相逢俱梦寐”用梦比喻人生,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功名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强调人生的短暂,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须弥:象征伟大与永恒,代表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 :象征微小与无常,反映世事的浮华。
  • 云水:象征自然的自在与流动,体现诗人的洒脱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须弥”象征什么?

    • A. 微小的事物
    • B. 伟大与永恒
    • C. 普通的人生
  2.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 A. 渴望追求
    • B. 反思与怀疑
    • C. 无所谓
  3. “云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自在与流动
    • C. 功名

答案

  1. B. 伟大与永恒
  2. B. 反思与怀疑
  3. B. 自在与流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登高》晁补之《叙旧感怀》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倾向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晁补之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心灵的解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研究》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