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主簿叔晚霞》
时间: 2025-01-17 09:30: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眼何愁未苦佳,膮看霜了晚看霞。只惊天上三冬月,那得西湖十里花。景与诗争酣未退,兴如水涌云难遮。却嫌醉墨欹倾甚,整整斜斜半似鸦。
白话文翻译:
病眼虽不适,但却不愁看不到美好的景色,刚刚看过霜后的景象,又在傍晚欣赏霞光。只惊叹天空中的三冬明月,怎能比得上西湖那十里花海。眼前的景色与诗意争相斗艳,兴致如涌动的水,云彩也难以遮挡。不过,我却觉得醉意过重,写出来的字迹歪斜,整整斜斜,半似乌鸦的形状。
注释:
- 病眼:指作者因眼疾而视力受限。
- 膮(sāo):指看,观察,此处表示细看。
- 霜:指霜降后的景色,冬季的象征。
- 晚霞:指傍晚的彩霞,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 三冬月:指冬天的月亮,象征寒冷。
- 十里花:形容西湖的花海,色彩绚丽。
- 酣未退:形容兴致高涨,尚未消退。
- 醉墨:形容因醉酒而写字时的状态。
- 倾甚:形容字迹斜歪得厉害。
- 似鸦:比喻写的字形状像乌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色,关注人情世故,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在眼疾困扰下,依然热爱自然和艺术的心境。诗中描绘了美丽的晚霞与诗意的情感,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身困境的超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开篇以“病眼”自嘲,表现了作者虽然身体有恙,但精神依旧充沛,对美的感知力没有减弱。接着,他通过“霜了晚看霞”的描绘,展现出冬季的独特景致,强调了大自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之美。
诗中反复提到的“景与诗争酣”,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美与艺术创作之间的斗争与融合,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愉悦。尤其在“兴如水涌云难遮”一句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奔涌与难以抑制的艺术灵感。最后,作者以“醉墨”自嘲,虽因醉酒而写字不成,但这恰恰反映了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整首诗语调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眼何愁未苦佳:即便眼睛有病,也不愁看不到美好的事物。
- 膮看霜了晚看霞:细细观察霜后的景象,傍晚又欣赏到霞光。
- 只惊天上三冬月:但令人惊叹的却是天空中的冬月。
- 那得西湖十里花:哪能与西湖那十里花海相比呢?
- 景与诗争酣未退:眼前的景色与诗意在争相斗艳,兴致仍未消退。
- 兴如水涌云难遮:兴致如同涌动的水流,云彩也难以遮挡。
- 却嫌醉墨欹倾甚:但却觉得醉意太重,字迹斜斜。
- 整整斜斜半似鸦:字迹整整斜斜,半似乌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写字的状态比作“似鸦”,形象生动。
- 对仗:如“病眼”与“未苦佳”,“景与诗”与“兴如水”,展现了诗的韵律美。
- 夸张:如“十里花”强调西湖花海之美,增加了吸引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自身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冬天,代表冷清与孤独。
- 晚霞:象征美丽与温暖,给人以希望。
- 冬月:象征清冷,也反映了孤独的情感。
- 西湖花:象征繁华与美好,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杨万里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十里花”指的是哪里?
A. 西湖
B. 太湖
C. 洞庭湖
D. 黄河 -
诗中“醉墨”指的是什么状态?
A. 醉酒写字,字迹歪斜
B. 醉于美景
C. 醉于诗词
D. 醉于音乐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陆游的诗作都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而陆游的诗则更多表达 patriotism 和对时局的关心。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有明显区别,前者清新细腻,后者雄浑激昂。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