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绕篱生苦竹,乱叶法幢开。
亭午澄潭黑,连山怒雨来。
传薪依紫柏,易米写苍苔。
坐待清溪月,临门见钓台。
白话文翻译:
围绕篱笆生长的苦竹,杂乱的树叶像法幢一样展开。
正午时分,清澈的潭水显得格外黑暗,连绵的山峦上怒雨倾泻而下。
传递着柴薪的紫柏树下,易米的香气在苍苔上流淌。
我坐在这里静静地等待清溪上的明月,眼前是钓鱼台的景象。
注释:
- 苦竹:指一种竹子,生长在恶劣环境中,象征艰辛。
- 法幢:佛教中的一种标志,象征着法的传播,诗中比喻树叶的形态。
- 亭午:正午时分,阳光最强烈之时。
- 澄潭:清澈的水潭。
- 怒雨:形容雨势猛烈,带有一种自然的狂暴之感。
- 传薪:传递柴火,暗示生活的艰辛。
- 紫柏:一种树木,常用作庭院植物,象征坚韧。
- 易米:指用米煮的食物,味道香甜。
- 苍苔:长满青苔的地方,象征潮湿和自然的气息。
- 清溪月:清澈的溪水上方的明月,给人以宁静之感。
- 钓台:钓鱼的地方,象征休闲和享受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庚,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梅庚访友期间,恰逢骤雨,诗人通过描绘雨中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半山庵的宁静与闲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雨中山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首句“绕篱生苦竹,乱叶法幢开”以竹子和树叶的形象引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又透出一种怨愤与无奈。正午的“澄潭黑”让人感受到光线的变化,仿佛是暴雨将至。随后,诗人描绘了“连山怒雨来”,通过“怒”字突显出雨的猛烈,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传薪依紫柏”,让人联想到生活的艰辛与坚韧;“易米写苍苔”则是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平静的心态。最后一句“坐待清溪月,临门见钓台”更是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绕篱生苦竹:描绘篱笆周围生长的竹子,暗示自然生长的坚韧。
- 乱叶法幢开:树叶的形态与佛教法幢的比拟,增添了诗的意境。
- 亭午澄潭黑:正午的光线下,潭水反而显得更黑,传达出一种神秘感。
- 连山怒雨来:雨势汹涌,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紧迫感。
- 传薪依紫柏:柴薪的传递,象征生活的艰辛。
- 易米写苍苔:细腻的生活场景描绘,展现出诗人的观察力。
- 坐待清溪月:表现了诗人静待自然之美的心态。
- 临门见钓台:钓台象征着闲适与享受,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乱叶法幢”将树叶比作法幢,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通过“怒雨”表现出雨的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细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宁静和休闲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竹:象征坚韧与不屈。
- 法幢:象征着精神的追求与信仰。
- 澄潭: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怒雨: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不可预测。
- 清溪月: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绕篱生苦竹”中“苦竹”指什么? A. 一种竹子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
“亭午澄潭黑”中“澄潭”指的是: A. 浑浊的水
B. 清澈的水
C. 干涸的水 -
诗中“怒雨”表现的是: A. 温和的雨
B. 疯狂的雨
C. 细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的是对宁静的向往。
- 李白《月下独酌》: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多地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