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楚屯田知扶沟》

时间: 2024-11-10 12:55:13

客亭多少路,花信几番风。

折柳赠新翠,种桃思旧红。

渊明节已异,潘岳趣还同。

政治有余力,归来辞赋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楚屯田知扶沟
梅尧臣 〔宋代〕

客亭多少路,花信几番风。
折柳赠新翠,种桃思旧红。
渊明节已异,潘岳趣还同。
政治有余力,归来辞赋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楚屯田的送别之情。诗中首先提到旅途的漫长和途中风景的变化,接着以折柳赠友和种桃怀旧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与思念。最后提到陶渊明与潘岳,表明政治生涯的不同选择,期待朋友能在政治中有所成就,回归后继续文学创作。


注释:

  • 客亭多少路:指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客亭是旅途中的休息地方。
  • 花信几番风:花信指春天的到来,几番风则形容春风的次数,暗示时间的推移。
  • 折柳赠新翠:折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赠新翠寓意祝福与希望。
  • 种桃思旧红:种桃象征希望和美好,思旧红则表示对往事的怀念。
  • 渊明节已异:陶渊明的节操与追求与当今不同。
  • 潘岳趣还同:指潘岳的才华与情趣仍然相同,暗示对文人的期望。
  • 政治有余力:希望朋友在政治上能有所成就。
  • 归来辞赋工:期待朋友回归后能继续文学创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社会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好友楚屯田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诗中融入了对古代文人的追思,显示了他对理想生活与政治抱负的向往。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送楚屯田知扶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好友楚屯田的关切与祝福。诗的开头便以“客亭多少路”引入,表达了送别的情境与旅途的遥远,接着以“花信几番风”展现时光的流逝,暗示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新的希望。折柳赠友是古代送别的习俗,折柳的行为蕴含着对友谊的珍重与祝福。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梅尧臣通过“种桃思旧红”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里的“旧红”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象征着友谊的深厚。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与潘岳,分别代表了追求清高与才华横溢的文人形象,梅尧臣在此通过对比展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两句“政治有余力,归来辞赋工”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期望,期待楚屯田在政治生涯中能够有所成就,并在归来后继续进行文学创作。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期望,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个文人的情怀,既有对社会的关心,也有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亭多少路: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强调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
  • 花信几番风:春风送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 折柳赠新翠:通过折柳这一传统习俗,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 种桃思旧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渊明节已异:指陶渊明的高洁节操与当下的政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 潘岳趣还同:暗示对才华与文学的追求没有改变。
  • 政治有余力:希望朋友在政治上能有所成就。
  • 归来辞赋工:期待朋友能回归文学创作,继续追求文人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折柳赠新翠,种桃思旧红”,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如柳、桃)表达深厚的情感和祝福。
  • 象征:柳代表离别,桃代表希望,富有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同时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往昔的回忆,展现了梅尧臣对友谊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亭:象征旅途与离别。
  • 花信:象征春天与希望。
  • :离别的象征。
  •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诗意,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事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楚屯田知扶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折柳”象征着什么?
    A) 欢聚
    B) 离别
    C) 祝福
    D) 争吵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的什么期望?
    A) 健康
    B) 成就与回归
    C) 财富
    D) 旅行

答案:

  1. C) 梅尧臣
  2. B) 离别
  3. B) 成就与回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送别》(王之涣)与《送楚屯田知扶沟》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但王之涣的诗更侧重于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而梅尧臣则更强调理想与追求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