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时间: 2025-01-04 10:37: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梅尧臣 〔宋代〕
置酒兰菊间,宾主适所适。
权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
兹时况休沐,良可会朋戚。
流俗务趋喧,宁思事闲寂。
我辈岂其愚,欢言无吝色。
相与举杯盂,高歌不知夕。
秋花未黄紫,秋云多淡日。
但知沉醉归,莫顾有吏责。
冠绋身外物,傥来安足惜。
吾贫喜从游,幸免挂钱僻。
白话文翻译:
在兰花和菊花之间摆上美酒,宾客与主人都感到很适意。
权贵们自以为风光无限,奔波忙碌不休。
此时正值休息的好时光,正好可以聚会亲友。
世俗的人们只顾追逐喧嚣,哪里会想到悠闲宁静。
我们岂是愚笨之人,畅谈欢笑毫不吝啬。
大家一起举杯共饮,高歌到忘了天色。
秋花尚未泛黄,秋云多是淡淡的阳光。
只知道沉醉归家,不顾是否会被官吏责备。
身外之物如帽子与衣服,何必在意过于珍惜。
我虽贫穷却乐于游玩,幸免于挂念金钱的困扰。
注释:
- 兰菊:指兰花和菊花,寓意清雅和高洁。
- 宾主适所适:宾客与主人都感到合适、愉快。
- 权豪:指权势和富贵的人。
- 流俗:指世俗的风气。
- 欢言无吝色:畅谈欢笑毫不吝惜面容的颜色/表情。
- 举杯盂:举杯共饮。
- 沉醉归:沉醉后归家。
- 冠绋:指帽子和华丽的衣服。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权豪自炎炎”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权贵的关注和批评,暗示了世人的浮华和忙碌。
- “秋花未黄紫,秋云多淡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东皋,宋代诗人,以歌咏山水田园和咏物诗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在闲暇时与朋友相聚饮酒之际,表现了诗人在繁忙生活中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置酒兰菊间”开篇,营造出一种清雅的聚会场景。诗人在兰花和菊花的陪衬下,与朋友欢聚,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对比权贵的忙碌与自己悠闲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反思。梅尧臣提到“我辈岂其愚”,显示了他洒脱不羁的态度,认为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应该享受当下的乐趣,而非追逐名利。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将秋天的景象与自己的心境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宁静和淡泊的情感。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在最后几句中,诗人以“吾贫喜从游”自嘲,表达对金钱的无所谓,反而更重视精神的富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置酒兰菊间:在兰花和菊花之间摆酒,描绘聚会的场景。
- 宾主适所适:宾客与主人都感到愉快,体现和谐的氛围。
- 权豪自炎炎:权贵们忙碌不止,暗含对权势生活的讽刺。
- 流俗务趋喧:世俗人们追逐喧闹,反映社会的浮躁。
- 欢言无吝色:大家畅谈欢笑,无所顾忌。
- 高歌不知夕:高歌畅饮,忘却时间的流逝。
- 秋花未黄紫:描绘秋天的美景,意象清新。
- 但知沉醉归:醉酒归家,不在意世俗的评价。
- 冠绋身外物:身外之物如帽子和衣服,表明对物质的淡泊。
- 吾贫喜从游:即使贫穷也乐于游玩,表现出珍惜生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权贵的忙碌与自己的悠闲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主题。
- 比喻:用“兰菊”象征清雅与高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对权贵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诗人在与朋友的聚会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强调了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质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菊:象征清高、雅致的品位。
- 酒:象征欢乐和友谊。
- 秋花:代表时光流逝的美好瞬间。
- 云:象征宁静和自然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花和菊花象征什么?
- A. 清雅与高洁
- B. 财富与权力
- C. 繁华与喧闹
-
“我辈岂其愚”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卑
- B. 洒脱
- C. 忧虑
-
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态度是?
- A. 非常重视
- B. 轻视
- C. 中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饮酒的情景,表达孤独与洒脱。
- 《饮酒》:陶渊明的诗,强调隐逸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李白的饮酒诗:梅尧臣注重聚会的雅致与闲适,而李白则强调个体的孤独与放纵,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