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珠》
时间: 2025-01-01 14:5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霞衣葱佩来珊珊,水晶之宫绿玉盘。
谁与冯夷作戏剧,贝阙驱入神瓢翻。
又疑罢织蛟人泣,碧漥融作水银汗。
圆或为璧方为珪,寒光晃漾不可拾。
古来欹器戒覆倾。真宰之柄常恶盈。
季伦买笑轻百斛,金谷转首迷榛荆。
纷纷鱼目争贵惜,道眼独悬诸幻息。
须臾海霁山日高,绿云万柄净如拭。
白话文翻译:
霞光照耀,衣袂轻盈,轻盈地走来;水晶宫殿如同绿玉盘般闪烁。
谁能与冯夷一起演绎这戏剧?贝阙驱赶着神仙的船只翻腾而入。
又仿佛织蛟的人停下了手,泪水如同水银般融化在碧波之中。
圆的像璧,方的像珪,寒光晃动,无法捉拿。
古往今来,人们都警惕倾斜的器皿,真正的权柄常常厌恶盈满。
季伦轻松地花费百斛酒,金谷转身,却在苍荆中迷失。
纷乱的鱼目争相贵重,唯有道眼独自悬而不动,远离幻影的安息。
转瞬之间,海面晴朗,山日高悬,绿云如拭,清新无比。
注释:
- 霞衣:霞光照耀的衣裳,形容轻盈美丽。
- 冯夷: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代表着游戏和戏剧。
- 贝阙:贝壳装饰的楼阁,象征美丽的境界。
- 织蛟:指织造的神话生物,代表着灵巧的技艺。
- 季伦:指季伦这个人名,寓意轻松享乐的生活方式。
- 鱼目:比喻那些不真实的东西,指浮华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荷珠》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荷珠》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交融,相互辉映。开头的“霞衣葱佩”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接下来的“水晶之宫绿玉盘”则进一步提升了这种美感,构建了一个梦幻般的空间,仿佛进入了神仙的世界。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冯夷”到“贝阙”,再到“织蛟人”,每一个意象都带着神秘色彩,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超自然的向往与敬畏。尤其是“碧漥融作水银汗”,让人感受到一种灵动与变化。
最后几句则转向现实,诗人通过“季伦”和“金谷”这两个意象,表现出人们对于富贵的追求,然而“纷纷鱼目争贵惜”又让人意识到,真实与虚幻的交织使得追求似乎变得复杂。整首诗以“须臾海霁山日高”作结,最终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霞衣葱佩来珊珊:描绘了轻盈婀娜的身姿,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
- 水晶之宫绿玉盘:营造了梦幻的环境,象征着美好的世界。
- 谁与冯夷作戏剧:提出问题,表现对神仙游戏的向往。
- 贝阙驱入神瓢翻:描绘神秘的船只翻腾而入,增添了奇幻色彩。
- 又疑罢织蛟人泣:引发思考,感叹灵巧技艺的失落。
- 碧漥融作水银汗:以水银比喻泪水,生动形象地传达情感。
- 圆或为璧方为珪:探讨物体的形态,表现深邃的哲理。
- 寒光晃漾不可拾: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 古来欹器戒覆倾:借古警今,提醒人们珍惜美好。
- 真宰之柄常恶盈:探讨权力的复杂性,警惕过于追求的后果。
- 季伦买笑轻百斛:描绘浮华的生活方式,反映人情冷暖。
- 金谷转首迷榛荆:表现追求快乐却迷失方向的无奈。
- 纷纷鱼目争贵惜:强调对虚假事物的警惕,反映现实的复杂。
- 道眼独悬诸幻息:道眼象征智慧,远离虚幻的安息。
- 须臾海霁山日高:总结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回归自然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漥融作水银汗”,通过比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圆或为璧方为珪”,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如“神瓢翻”,赋予物体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结合人文情感,探索了美与虚幻、权力与追求之间的复杂关系,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霞衣:象征美丽与轻盈。
- 水晶宫:代表梦幻与神秘。
- 冯夷:象征神仙与游戏。
- 贝阙:美丽的境界,象征人间的奢华。
- 鱼目:象征虚假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荷珠》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林景熙
C. 杜甫
D. 白居易 -
“霞衣葱佩”中的“葱佩”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衣服
B. 美丽的装饰
C. 轻盈的舞步
D. 迷人的气息 -
诗中提到的“季伦”代表了什么? A. 追求快乐与享乐
B. 追求权力与财富
C. 追求知识与智慧
D. 追求名声与地位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林景熙的《荷珠》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涉及自然的描绘,但《荷珠》更多地探讨了人们的内心与追求,而《庐山谣》则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两者虽风格迥异,但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