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用宾》

时间: 2025-01-17 10:05:36

水竹翛翛称客居,有时挟筴自观鱼。

为儒老入他州籍,怀古幽探异穴书。

日暮碧云归已晚,岁寒青桂看如初。

文章自古多憎命,狗监无劳诵子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竹翛翛称客居,有时挟筴自观鱼。
为儒老入他州籍,怀古幽探异穴书。
日暮碧云归已晚,岁寒青桂看如初。
文章自古多憎命,狗监无劳诵子虚。

白话文翻译:

在那水竹摇曳的地方,正适合我这位客居之人,有时我会携带小舟独自去观赏水中的鱼儿。
为了成为儒雅的老人,我已经入籍于他州,怀念古人,在幽深之处探寻异样的书籍。
夕阳西下,碧蓝的云彩逐渐归去,寒冬已至,青桂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样子。
自古以来,文人多半遭受命运的嫉妒,像那些狗监般的人,不必为此空诵无益的空话。

注释:

  • 翛翛:轻盈的样子,形容水竹摇曳的状态。
  • 挟筴:携带小舟。
  • 儒老:指有学识的老者,通常指儒生。
  • 他州籍:指迁居到其他地方,成为那里的人。
  • 怀古幽探:怀念古代,幽静地探求古代的书籍。
  • 碧云:碧蓝的云彩。
  • 岁寒青桂:在寒冬时节,青色的桂树仍然如初。
  • 文章:指诗文、文章。
  • 狗监:比喻无能之人或恶劣的监视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常反映个人的心境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林景熙客居他乡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古人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陈用宾》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诗。诗中通过描写水竹和观鱼的静谧场景,营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部分,水竹的摇曳与鱼儿的游动形成了和谐的画面,仿佛在展现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作者提到成为儒雅老者的愿望,表明他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体现了文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最后,诗的结尾部分,作者感慨众多文人遭受命运的嫉妒,暗示了社会对真正有才华之人的无情与冷漠,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悲观。然而,尽管面临困境,作者依然保持着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竹翛翛称客居:水边的竹子摇曳轻盈,适合我这个寄居他乡的客人。
  2. 有时挟筴自观鱼:有时我会带着小舟,独自去欣赏水中的鱼群。
  3. 为儒老入他州籍:为了成为学识渊博的老人,我已选择在他州定居。
  4. 怀古幽探异穴书:在幽静的地方怀念古代,探寻不同风格的书籍。
  5. 日暮碧云归已晚:夕阳西下,蓝天的云彩已渐渐归去,夜色降临。
  6. 岁寒青桂看如初:在寒冷的岁月里,青桂依然如往昔般美丽。
  7. 文章自古多憎命:自古文人多遭命运的嫉妒与不公。
  8. 狗监无劳诵子虚:那些无能的人不必空口诵读无益的空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狗监”比喻无能的人,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竹、观鱼、碧云、青桂等意象,构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文化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古人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感慨。通过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文人的孤独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 水竹: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体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观鱼:隐喻对自由和快乐生活的追求。
  • 青桂: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环境艰难,依然保持自我。
  • 碧云: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竹翛翛”是指什么?

    • A. 水边的竹子轻轻摇动
    • B. 水面上的波纹
    • C. 竹子在风中折断
  2. 作者提到的“儒老”指的是:

    • A. 年轻学者
    • B. 有学识的老人
    • C. 普通人
  3. “狗监”在诗中是用来比喻:

    • A. 无能的人
    • B. 忍耐的人
    • C. 忍者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 《山居秋暝》:突出山水之间的宁静与人心的向往,风格和情感上与《寄陈用宾》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林景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