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间石
作者: 林逋 〔宋代〕
入夜跏趺多待月,
移时箕踞为看山。
苔生晚片应知静,
云动秋根合见闲。
瘦鹤独随行药后,
高僧相对试茶间。
疏篁百本松千尺,
莫怪频频此往还。
白话文翻译:
夜晚我盘腿而坐,静静等待明月升起,
过了一会儿我将双腿伸开,凝视远山。
苔藓在晚霞中生长,似乎也在诉说着安静,
云彩在秋天的天空中飘动,令人感到闲适。
瘦瘦的白鹤独自跟在采药的人后面,
高僧们在茶室里相对而坐,品尝茶香。
疏疏的竹林里百株竹子、千尺松树,
不要怪我频频往返于此地。
注释:
- 跏趺:盘腿坐的姿势。
- 箕踞:双腿张开坐着的姿势,像斗笠的形状。
- 苔:苔藓,通常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云动秋根:指秋天的云彩在天空中漂浮。
- 疏篁:稀疏的竹子。
- 百本松千尺:形容松树很多且高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融,号梅溪,浙江鄞县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高洁的品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既有情趣又散发出隐逸的气息。
创作背景:
《林间石》创作于林逋隐居的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选择隐居山林,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崇尚与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林间石》展现了林逋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山林中静坐的情景,表达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心境。首句“入夜跏趺多待月”勾勒出夜幕降临、月光即将升起的宁静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接下来的“移时箕踞为看山”,则表现了他在静坐中观察周围山色的细腻感受。
在诗中,苔藓、云彩、白鹤、高僧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图景。苔生晚片和云动秋根,传递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周围的生灵都在陪伴着他。瘦鹤和高僧的出现,更是增添了人文气息,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两句“疏篁百本松千尺,莫怪频频此往还”,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总结和对自我归属感的确认,表达了林逋对这片山水的眷恋与依恋。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逸趣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夜跏趺多待月:夜幕降临,诗人盘腿而坐,静静期待月光的到来。
- 移时箕踞为看山:过了一段时间,诗人伸开双腿,专心观察远处的山景。
- 苔生晚片应知静:苔藓在夕阳下生长,似乎在传达一种静谧的气氛。
- 云动秋根合见闲:秋天的云彩在空中游动,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 瘦鹤独随行药后:一只瘦瘦的白鹤独自跟随采药的旅者,展现出自然的生灵。
- 高僧相对试茶间:高僧们在茶室中相对而坐,品味着茶的清香。
- 疏篁百本松千尺:稀疏的竹林中,有许多竹子和高大的松树。
- 莫怪频频此往还:不要怪我总是频繁地来往于此处,因为这里是我心灵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箕踞”形象地描绘坐姿,生动形象。
- 对仗:如“瘦鹤独随行药后,高僧相对试茶间”,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苔藓、云彩、白鹤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林的深情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苔:象征着宁静与淡泊,表现出自然的纯洁。
- 云:象征着自由与闲适,带来一种轻松的心境。
- 鹤:常被视为长寿与高洁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尊重与喜爱。
- 松:象征着坚韧与长青,传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在夜晚静坐的原因是什么?
A) 期待明月
B) 休息
C) 写作 -
诗中提到的“瘦鹤”象征着什么?
A) 长寿
B) 高洁
C) 忍耐 -
“云动秋根”中的“秋根”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树根
B) 秋天的天空
C) 秋天的云彩
答案:
- A) 期待明月
- B) 高洁
- C) 秋天的云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林逋的《林间石》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美景,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后者则强调孤独与宁静。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深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林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