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声木兰花 怀戴无忝客成都》

时间: 2025-01-19 19:51:32

前年建业秋将暮,今岁蚕丛春又去。

别后思君,望尽南天不见云。

竹郎祠畔红棉好,濯锦江头红鲤少。

湘雨巴烟,不寄成都十样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偷声木兰花 怀戴无忝客成都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前年建业秋将暮,今岁蚕丛春又去。
别后思君,望尽南天不见云。
竹郎祠畔红棉好,濯锦江头红鲤少。
湘雨巴烟,不寄成都十样笺。


白话文翻译:

前年在建业的秋天快要结束了,今年蚕丛的春天又过去了。
分别之后思念你,望尽南天却不见一丝云彩。
在竹郎祠旁红棉花开得很好,濯锦江边红鲤鱼却少了。
湘江的雨和巴蜀的烟雾,不能寄给成都的十样笺。


注释:

字词注释:

  1. 建业:古地名,指今南京。
  2. 蚕丛:指蚕丛山,今四川一带。
  3. 竹郎祠:竹郎祠是纪念竹郎的庙宇。
  4. 红棉:指红色的棉花,象征着美好。
  5. 濯锦江:指锦江,流经成都,濯意为洗涤,暗指水清澈。
  6. 湘雨巴烟:湘江的细雨和巴蜀的烟雾,描绘出一种模糊的景象。
  7. 十样笺:指十种不同的书信或纸张,表示书信的多样性和情感。

典故解析:

  • 竹郎祠:与竹郎相关的传说,通常与爱情、思念有关,暗示诗人对爱的追忆。
  • 蚕丛春:蚕丛的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却又与别离的失落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6年-1680年),字仲华,号青山,晚号维崧,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词作。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陈维崧在外游历期间,借景抒情,以表达对离别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反映出作者对于美好春景的向往与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以“前年建业秋将暮,今岁蚕丛春又去”引入,时间的流逝与四季的更替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现出对故友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伤。

“别后思君,望尽南天不见云”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南天的云彩象征着遥远的思念,诗人在此刻感受到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竹郎祠畔红棉好,濯锦江头红鲤少”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春天的美好,但红鲤的稀少又暗示着心中失落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思念的氛围。

最后一句“湘雨巴烟,不寄成都十样笺”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无法将思念寄托于书信的无奈。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生动描绘,更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年建业秋将暮:回忆去年的时光,秋天即将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2. 今岁蚕丛春又去:今年春天也已过去,继续强调时间的无情。
  3. 别后思君,望尽南天不见云:分别后对朋友的思念,仰望南天却无云,象征着思念的渺茫。
  4. 竹郎祠畔红棉好:描写竹郎祠旁的红棉花盛开,传达春天的美好。
  5. 濯锦江头红鲤少:锦江边的红鲤鱼却少了,暗示着生命中的缺失。
  6. 湘雨巴烟,不寄成都十样笺:湘江的雨和巴蜀的烟雾,无法寄给成都的十样书信,表达无奈与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春与秋、红棉花与红鲤鱼的对比,反映出人事的变迁和内心的失落。
  • 象征:南天、红棉、红鲤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传达了复杂的情感。
  • 抒情:通过景物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情感更加立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无奈与孤独的感受,体现了陈维崧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机与希望。
  2. :象征成熟与凋零。
  3. 红棉:象征美好与爱情。
  4. 红鲤: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5. 湘雨:象征淡淡忧愁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维崧的“建业”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成都
    D. 武汉

  2. 诗中提到的“竹郎祠”是为了纪念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竹郎
    D. 司马迁

  3. “别后思君,望尽南天不见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D. 忧虑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友人的思念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陈维崧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擅长抒发思念之情,但李白更多表现豪情壮志,而陈维崧则细腻而感性,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与情感表达》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