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声木兰花 寒日》

时间: 2025-01-04 10:12:28

同云密布天将雪。

风力寒威殊凛冽。

寄迹江村。

拥火倾樽只闭门。

打头容膝黄茅屋。

一枕游仙清梦足。

晓起填词。

填到邻鸡唱午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偷声木兰花 寒日
作者:范安澜 〔清代〕

同云密布天将雪。
风力寒威殊凛冽。
寄迹江村。
拥火倾樽只闭门。
打头容膝黄茅屋。
一枕游仙清梦足。
晓起填词。
填到邻鸡唱午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天空乌云密布,雪即将降临。凛冽的寒风吹来,令人感到无比寒冷。我在江村隐居,围着火炉,饮酒时只关上门。屋子小小,黄茅房顶,膝盖碰到头顶。一觉醒来,梦中游仙的感觉还在,写起词来,正好听到邻居的鸡在中午时分鸣叫。


注释:

  • 同云:指天空乌云密布,暗示天气将有变化。
  • 密布:形容云层厚重,几乎遮蔽了天空。
  • 寒威:形容寒风的威力,凛冽的气息。
  • 寄迹:隐居或寄居的意思。
  • 倾樽:指酒杯,倾倒酒液。
  • 打头容膝:形容屋子低矮,坐下时膝盖碰到屋顶。
  • 游仙:梦中的神仙或美好境界。
  • 邻鸡唱午时:指邻居的鸡在午时鸣叫,暗示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清幽,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安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然而在诗词创作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日,诗人可能在江村隐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寒冷与孤寂,借此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简单生活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偷声木兰花 寒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寒冷冬日的生活场景。开头两句“同云密布天将雪,风力寒威殊凛冽”,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仿佛让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寒冷的侵袭。紧接着,诗人转向自己的隐居生活,“寄迹江村”,表达了一种远离喧嚣的愿望。

“拥火倾樽只闭门”这句描绘了诗人围炉而坐,饮酒自娱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惬意与安宁。随着“打头容膝黄茅屋”的描写,突显出居所的简陋与生活的拮据,但这并未影响诗人的心境,反而增添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美感。最后两句“晓起填词,填到邻鸡唱午时”则展现了诗人写作的状态与时间的流逝,既有生活的琐碎,也有诗人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极富清新意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同云密布天将雪:描绘即将降雪的天气,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2. 风力寒威殊凛冽:强调寒风的刺骨,增添了对冬日的感受。
  3. 寄迹江村:表明诗人选择隐居在江村,追求宁静的生活。
  4. 拥火倾樽只闭门:围着火炉,享受温暖,象征着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5. 打头容膝黄茅屋:形象地描绘了居住环境的简陋和生活的朴素。
  6. 一枕游仙清梦足:表达了梦中游历的愉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7. 晓起填词:清晨起床写诗,展现了诗人勤奋的创作态度。
  8. 填到邻鸡唱午时:时间的流逝,融入生活的细节,增添了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威”将寒风比作威力,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如“火”、“酒”、“黄茅屋”等,形成了丰富的生活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象征天气的变化,暗示诗人的心境。
  • :象征温暖与安宁,表现诗人内心的舒适。
  • :代表生活中的小乐趣,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黄茅屋:象征简朴的生活,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 鸡鸣:时间的流逝,体现生活的日常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气变化是什么?

    • A. 晴天
    • B. 下雪
    • C. 阴天
  2. 诗人选择在什么地方隐居?

    • A. 山中
    • B. 江村
    • C. 城市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是什么声音?

    • A. 狗叫
    • B. 鸡鸣
    • C. 风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鸟鸣涧》:描绘山水自然,反映隐逸生活的美。

诗词对比:

  • 《偷声木兰花 寒日》与《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但前者更强调冬日的寒冷,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兄弟的思念和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语言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