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露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落照红犹剩,初星白未真。
霜威能夺月,寒力故欺人。
哀鴈知谁怨,吟蛩独我亲。
老来忧患里,忍泪已沾巾。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余晖仍然残留着红色,初升的星星却显得苍白未明。
霜的威势能够夺走月光,寒冷的力量因此欺凌着人心。
哀伤的鸿雁不知道为谁而怨,独自吟唱的蟋蟀唯有我最为亲近。
年纪渐长忧虑重重,忍不住泪水已经湿透了手巾。
注释:
字词注释:
- 落照:夕阳的余晖。
- 初星:刚出现的星星,形容未完全明亮。
- 霜威:霜的威力,形容霜的寒冷。
- 寒力:寒冷的力量。
- 哀鴈:指悲鸣的鸿雁。
- 吟蛩:指在秋夜吟唱的蟋蟀。
- 忍泪:忍耐着眼泪。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霜、星、鸿雁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忧伤,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感怀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山水诗派的代表之一,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人生的沉重时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孤独,反映出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霜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篇的“落照红犹剩,初星白未真”以夕阳与星辰的对比,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无情。接着,诗人使用“霜威能夺月,寒力故欺人”这两句,通过霜的威力与月光的消失,体现了寒冷与孤独对人心的压迫感。
在后两句中,“哀鴈知谁怨,吟蛩独我亲”,诗人以鸿雁与蟋蟀作为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陪伴的渴望。最后一句“老来忧患里,忍泪已沾巾”则表露出诗人对老年的忧虑和无奈,感情真挚而深沉。全诗构成一种对比与反衬,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内心的哀伤,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冲突,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照红犹剩,初星白未真:夕阳的余晖尚存,初升的星星还未完全明亮,暗示日暮时分的孤寂。
- 霜威能夺月,寒力故欺人:霜的力量能够掩盖月光,寒冷的气候让人感到压迫与无奈。
- 哀鴈知谁怨,吟蛩独我亲:悲鸣的鸿雁不知为谁哀怨,独自吟唱的蟋蟀与我最为亲切,表达孤独感。
- 老来忧患里,忍泪已沾巾:年纪渐长,忧虑与烦恼相伴,忍不住泪水已湿透手巾,体现出对老年的无奈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与寒冷拟人化,赋予其威力,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落照红犹剩,初星白未真”,形成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在岁月流逝中产生的孤独与忧伤,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照: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无情。
- 初星:代表希望与未来,但又因其微弱而显得渺小。
- 霜:象征寒冷与孤独,带来内心的压迫感。
- 哀鴈:象征孤独与思念,表达内心的哀伤。
- 吟蛩:象征陪伴与亲切,透露出对生活中的小确幸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落照红犹剩”中的“落照”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夕阳的余晖
C. 正午的阳光 -
诗中提到的“哀鴈”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虫 -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内心的孤独?
A. 雨
B. 霜
C. 风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考,但通过饮酒与月亮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而杨万里的《霜露》则更显得沉重与忧伤,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书籍,深入探讨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