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时间: 2025-01-14 17:27:53

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

兼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

挂席上真阳,好山忽无数。

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

不应官道傍,乃有见山处。

借识卫叔玠,未睹乐彦辅。

石峰难再得,舟过更回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
兼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
挂席上真阳,好山忽无数。
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
不应官道傍,乃有见山处。
借识卫叔玠,未睹乐彦辅。
石峰难再得,舟过更回顾。

白话文翻译

我从灵洲而来,只见芳草的渡口。
芦苇随着水流向远方,旷野中没有一棵树。
挂席上的阳光,映照着无数的好山。
这些好山就像隐士,躲避世俗而不自显露。
这山不该在官道旁边,能够见到的地方非常少。
我借着识得卫叔玠,未曾见过乐彦辅。
石峰难以再次得到,舟行经过时只得回望。

注释

  1. 灵洲:指灵隐之地,可能是指某个风景名胜区。
  2. 芳草渡:芳草生长的渡口,象征着自然的美丽。
  3. 兼葭:芦苇随水而生,表示水边的自然景象。
  4. 好山如隐士:形容山的隐秘和不易见,仿佛隐士般躲避尘世。
  5. 卫叔玠、乐彦辅:历史人物,可能指代当时的隐士或高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游历过程中,目睹了秀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到隐士般的山水之美,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灵洲出发所见的美丽景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首句“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开篇即引入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兼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进一步渲染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孤寂,诗人似乎在这片旷野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中的“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将山的形象与隐士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借助名士“卫叔玠”与“乐彦辅”,暗示自己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一个愈发向往隐逸生活的诗人形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从灵洲来:引入诗人游历的起点,灵洲是自然美的象征。
  2. 惟见芳草渡:描绘渡口的景色,给人以清新感。
  3. 兼葭随水远:芦苇的意象,展现出水边的宁静与辽阔。
  4. 旷野无立树:强调环境的空旷,与孤独感相结合。
  5. 挂席上真阳:描绘阳光洒落的场景,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6. 好山忽无数:山的数量之多,表现出自然的丰富性。
  7. 好山如隐士:将山与隐士相提并论,寓意深远。
  8. 避世不自露:隐士般的山,体现了对世俗的超然。
  9. 不应官道傍:暗示这些山不应在繁华之地。
  10. 乃有见山处:山的隐秘性,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11. 借识卫叔玠:提及历史人物,表现出诗人对隐逸人士的敬仰。
  12. 未睹乐彦辅:对未见高士的遗憾,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13. 石峰难再得:对美景的珍惜与留恋。
  14. 舟过更回顾:舟行时的回望,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隐士,深刻反映出山的特质。
  • 拟人:山被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部分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关系,表达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芳草:象征生机与美好。
  2. 渡口:体现人与自然的交汇点。
  3. 芦苇:代表自然的原始与自由。
  4. :隐士的象征,表达高洁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洲代表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个风景名胜区
    • C. 一位诗人
  2. “好山如隐士”这句诗的意思是?

    • A. 山很高
    • B. 山静谧如隐士
    • C. 山的数量很多
  3.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 A. 繁华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旅行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理想乡的描绘。
  • 王维《山居秋暝》:与此诗在自然描写和隐逸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