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五首》

时间: 2025-01-01 18:00:33

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学成颇自喜,禄厚愈多责。

挟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

君子贵量能,无轻食人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感兴五首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学成颇自喜,禄厚愈多责。
挟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
君子贵量能,无轻食人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感慨和对读书的认识。官职的微薄收入使人不至于受饥寒之苦,读书和写作原本是为了替代农耕和织布。学业完成后心中自是高兴,但官职越高,承担的责任也越多。要想搬山渡海,事情却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君子应当重视量力而行,不要轻易地消耗别人的资源。

注释:

  • 仕宦:指做官的职业。
  • 寸禄:微薄的俸禄。
  • 庶无:希望没有。
  • 耕织:指农耕和织布,旧时的主要生计。
  • 禄厚:丰厚的俸禄。
  • 挟山以超海:比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 君子:有德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文坛上以散文见长,尤其以《醉翁亭记》闻名,此外,其诗词也颇具成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欧阳修的中年时期,当时他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起伏,对官场的感受愈发深刻。诗中流露出对读书和仕途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与理想。

诗歌鉴赏:

《感兴五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和学识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个人情怀。诗开头以“仕宦希寸禄”引出主题,表现了对官职微薄收入的无奈。接着,作者提到读书和文章的目的,显示出知识的价值及其社会功能。学成后自喜,但同时也意识到高职位带来的责任和压力。“挟山以超海”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人力的有限性与理想的遥不可及。最后,呼吁君子应量力而行,提出了谦卑和自知之明的道德观念,成为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仕宦希寸禄:做官的收入微薄,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
  2. 庶无饥寒迫:希望没有饥饿寒冷之苦,强调生活的基本需求。
  3. 读书事文章:读书所追求的目标是写作与学术,取代耕织的传统。
  4. 学成颇自喜:学业完成后感到欣慰。
  5. 禄厚愈多责:职位越高,责任越大,隐含对官场的警惕。
  6. 挟山以超海:比喻做超出自己能力之事,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7. 君子贵量能:强调君子应当量力而行,体现出谦卑的处世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挟山以超海”,形象地表达了人力的局限。
  • 对仗:诗句结构均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知识价值的重视、对仕途的反思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欧阳修作为士人的操守与理想。

意象分析:

  • 仕宦:象征权力与地位。
  • 寸禄:象征微薄的生活来源。
  • 读书:象征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挟山:象征过高的理想与抱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欧阳修的“寸禄”指什么? A. 丰厚的收入
    B. 微薄的俸禄
    C. 仕途的辉煌
    答案:B

  2. 诗中提到“挟山以超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努力能成就一切
    B.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C. 追求知识的重要性
    答案:B

  3. 君子应如何行事? A. 追求财富
    B. 量力而行
    C. 随心所欲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欧阳修与李白的诗歌风格截然不同,前者注重理性思考和社会责任,后者则多表现个体情感与豪放个性。两者在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情感基调各异,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欧阳修诗文集》
  2. 《宋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