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自题《人面桃花图》》
时间: 2024-09-19 20:48: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自题《人面桃花图》
作者: 黄人 〔清代〕
算人间相思长在,春来春去无据。
折花曾记门外剧,相对最销魂树。
芳讯阻。只小立移时便掩瑶扃去,
重来容与。尽觅叶求根,总无消息,
打桨谩呼渡。红双颊,想见颦烟啼雨。
梦都无可寻处。三年窥宋缘偏少,
孤负东墙邻女。花忆否?花也渐燕脂零落伤迟暮。
东风暗诉。道红影斜阳,
画图省识,再赋断肠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相思之苦的感慨,尽管春天来来去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记得在门外折花时,那种相对而坐的情景是最令人心醉的。芳香的消息被阻隔,轻轻站立,时间一转眼就掩住了那扇瑶扃的门,再次相见似乎很难。四处寻觅着叶子找根,却总是没有消息,徒然地划着船,呼唤着渡口。红润的双颊,仿佛想见那皱眉啼哭的情景。梦中寻找,却无处可寻。三年来窥视那段缘分,却偏偏少了机会,辜负了东墙的邻家女子。花儿是否还记得?花瓣也渐渐像燕脂一样凋落,伤感时光的流逝。东风默默诉说着,映照着红影在斜阳下,想起画中所识之事,再赋写一首断肠的句子。
注释
- 相思: 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 销魂: 形容令人心醉神迷的情景。
- 瑶扃: 精美的门。
- 打桨谩呼渡: 无目的地在水上划桨,徒劳地呼喊想要渡过。
- 燕脂: 比喻花的颜色,象征着美丽和娇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人,清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较少记载。以写作情诗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致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对往昔恋情的追忆以及对当前情感状态的反思,表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 自题《人面桃花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相思之情,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遗憾。整首词以“相思”为主线,开篇便点出春天的来去无常,正如人心的变幻难测。作者对曾经的甜蜜回忆充满了怀念,折花时的情景更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词中“芳讯阻”一句,表现了爱情的无奈和信息的隔绝。作者站在那儿,试图回忆,却发现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打桨呼渡的意象,寓意着对过去的追寻与难以达成的想念。同时,红双颊的描写,既指向那段恋情的甜蜜,又隐含了因思念而生的忧伤。
后半部分的“孤负东墙邻女”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悔恨与遗憾,未能把握住的机会让他倍感痛楚。整首词情感深刻,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词人细腻的心理描写及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算人间相思长在,春来春去无据。”:感叹相思之情长久,但春天的变迁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 “折花曾记门外剧,相对最销魂树。”:回忆与恋人一起折花的情景,那时的幸福让人销魂。
- “芳讯阻。”:消息的阻隔让人感到失落。
- “只小立移时便掩瑶扃去,重来容与。”:转瞬即逝的美好,想要再次相见却也难以实现。
- “尽觅叶求根,总无消息,打桨谩呼渡。”:苦苦寻觅,但无果而返,徒劳无功的努力。
- “红双颊,想见颦烟啼雨。”:想念那位心爱的女子,仿佛她的面容在心中依然鲜明。
- “梦都无可寻处。”:梦境中的寻觅也变得无处可寻。
- “三年窥宋缘偏少,孤负东墙邻女。”:三年的暗恋却没有得到回报,错过了与邻女的缘分。
- “花忆否?花也渐燕脂零落伤迟暮。”:不知花儿是否还记得,花瓣也逐渐凋零,象征着青春的流逝。
- “东风暗诉。”:春风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情感。
- “道红影斜阳,画图省识,再赋断肠句。”:在夕阳下,思念与绘画交融,再写下充满伤感的句子。
修辞手法:
- 比喻: “红双颊”比喻思念之情。
- 拟人: “东风暗诉”,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春来春去无据”与“芳讯阻”形成呼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相思之苦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失去爱情的惋惜,展现了清代文人内心的细腻与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 象征爱情与美好。
- 春天: 代表生命的循环与爱情的希望。
- 东风: 传递情感的媒介,象征春天的来临与思念的传递。
- 红双颊: 代表年轻的美丽与爱情的甜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双颊”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瓣
B. 思念的情感
C. 年轻女子的容颜 -
诗中的“打桨谩呼渡”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追求爱情的徒劳
C. 春天的到来 -
诗中提到的“东墙邻女”象征着什么? A. 失去的爱情
B. 美好的回忆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表现对失去爱情的惋惜。
诗词对比:
- 黄人的《人面桃花图》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