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色侵肌骨,还将鬓色侵。自来难会宿,安得废清吟。竹露滋丛菊,邻钟觉曙禽。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色彩渗透到我的肌肤和骨髓中,连我的鬓发也被染上了秋色。自古以来就难以在此安眠,怎么能不继续吟咏呢?竹林中的露水滋润着丛生的菊花,邻家的钟声唤醒了清晨的鸟鸣。在这座城中,大家都在同样的月光下,我却无法忘记故乡的山丘。
注释
- 侵:渗透,侵袭。
- 鬓色:指头发的颜色,这里指因秋天而变得苍白。
- 会宿:安寝,夜宿。
- 废:停止。
- 清吟:清幽的吟唱。
- 竹露:竹叶上的露水。
- 滋:滋润。
- 丛菊:丛生的菊花。
- 邻钟:邻居的钟声。
- 觉:觉醒。
- 曙禽:清晨的鸟儿。
- 故山心:对故乡山水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晚年生活在南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怀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徐照在诗歌中常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刘明远会宿翁灵舒西斋》创作于秋季,正值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时刻。此时的秋天带来了浓厚的忧伤与思乡情绪,诗人以秋景为背景,抒发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色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秋色侵肌骨”,通过感官的描绘,将秋天的寒意与诗人的孤独感相结合,鲜明展现出情感的深度与强烈。而“自来难会宿”则承载了一种无奈与愁苦,仿佛预示着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不安。
接下来的句子“竹露滋丛菊,邻钟觉曙禽”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竹子上的露水滋润着菊花,邻家的钟声唤醒了清晨的鸟鸣,似乎在提醒诗人生活的美好。然而,诗人却无法从这种宁静中得到真正的安慰,因为他心中对故乡的思念难以释怀。
最后一句“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更是点明了全诗的情感核心。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月光洒在每一个角落,但诗人的心始终牵挂着故乡的山水,显示了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与难以割舍的牵绊。这种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色侵肌骨:描写秋天的寒意深入身体,感受到季节变化的压迫。
- 还将鬓色侵:不仅是肌肤,连鬓发也因秋天而变得苍白,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自来难会宿:无论何时都难以安睡,暗示心中有事。
- 安得废清吟:即使难以入眠,诗人也无法停止吟诗的冲动。
- 竹露滋丛菊:自然的描写,尽显生命的滋润与活力。
- 邻钟觉曙禽:邻居的钟声唤醒了清晨的鸟鸣,表现出生活的细腻。
- 城中同此月:说明在城市中也能看到相同的月亮,暗示共通的人生体验。
- 不起故山心:尽管景色相同,诗人却无法忘记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色比作侵袭,增强了秋天的气氛。
- 拟人:竹露滋润菊花,赋予自然界以生命。
- 对仗:如“竹露滋丛菊,邻钟觉曙禽”,使诗句更加工整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离愁与孤独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鬓色:隐喻衰老与对过去的怀念。
- 竹露: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清新。
- 邻钟:意味着社会的联系与人际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色侵肌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伤感
- B. 快乐
- C. 无聊
- D. 兴奋
-
“城中同此月”的意思是什么?
- A. 城中人都在看月亮
- B. 城中人都在思念故乡
- C. 城中人都在庆祝节日
- D. 城中人都在聚会
-
诗中提到的“邻钟”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人际的联系
- C. 对故乡的思念
-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
- 杜甫《月夜忆舍弟》:也以月亮为背景,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理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