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夕》

时间: 2025-01-17 09:11:09

中夕独依依,闲行未掩扉。

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

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夕独依依,闲行未掩扉。
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
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

白话文翻译:

在中秋的夜晚,我独自愁苦,悠闲地走着,却没有关上门。
水边的山上映出皎洁的月光,松树上雨水沾湿了衣裳。
船桨的声音一开始似乎很近,萤火虫的光亮渐渐变得稀少。
我不愿意沉迷于尘世的琐事,心中始终与凡俗的生活格格不入。

注释:

  • 中夕:指中秋夜晚,象征团圆和思念。
  • 依依:形容依恋、惆怅的样子。
  • 闲行:随意地走,不急于回家。
  • 掩扉:关上门。
  • 水边山出月:水边的山映照出月亮,描绘出宁静的夜景。
  • 棹响:船桨划水的声音。
  • 萤光:萤火虫的光亮。
  • 尘内事:世俗的琐事。

典故解析:

  • 中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思念,诗中借中秋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世俗的厌倦。
  • 松与雨:松树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雨则可以象征情感的细腻和忧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团圆的时节独自一人的感受,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徐照的《中夕》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作。在中秋的夜晚,诗人独自徘徊于自然之中,虽身处宁静的环境,却因孤独而感到惆怅。诗的开头“中夕独依依”,便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孤单的情绪,仿佛在感慨中秋的团圆却无人与共。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水边的月影与松上的雨滴,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自然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中,诗人通过声音与光亮的变化,传达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仿佛一切美好都在逐渐消逝。

最后两句“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则是诗的情感升华,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拒绝,强调了内心对自由与清净的向往。这种内外矛盾的冲突,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了更深的层次,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与不屈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夕独依依:在中秋的夜晚,我感到孤独而惆怅。
    • 闲行未掩扉:我随意地走着,没有关上门,暗示对外界的开放与内心的孤寂。
    • 水边山出月:水边的山映照出月光,描绘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 松上雨沾衣:松树上的雨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感受到自然的细腻。
    • 棹响初如近:船桨的声音起初听起来很近,暗示着与人群的联系。
    • 萤光渐欲稀:萤火虫的光亮逐渐稀少,象征着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 不甘尘内事:我不愿意被世俗的琐事束缚。
    • 长与此心违:我的内心始终与尘世生活相悖。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水边的景色,形成了美丽的意象。
    • 拟人:将“棹响”和“萤光”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韵味。
    • 对仗:如“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形成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自然美,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纯洁与思念,常与团圆相联系。
  • :代表宁静、柔和,暗示诗人的内心状态。
  • :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诗人的志向。
  • :象征微小的光亮,暗喻生命的渺小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徐照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中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端午节
  3. “不甘尘内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世俗琐事的厌倦
    • B. 对金钱的渴望
    •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B. 宋代
  2. B. 中秋节
  3. A. 对世俗琐事的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意境传达思念之情。
  • 诗词对比

    • 徐照《中夕》李白《静夜思》:两者均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思念,但徐照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徐照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