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篷开猎猎风脚,舵曳瀰瀰浪痕。
杜宇飞边蜀道,哀猿啼处荆门。
远红夕照千里,浓绿垂杨几村。
已到落帆亭下,客心还怕黄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船行于蜀道的画面:篷帆在风中猎猎作响,舵在波浪中轻轻摇曳。杜鹃鸟在蜀道旁飞翔,猿猴在荆门处哀鸣。远处的夕阳洒下红光,浓绿的柳树垂在几座村庄旁。船已经到了落帆亭下,但作为旅人的我,心中依然害怕即将到来的黄昏。
注释
- 猎猎:形容风声或帆布声,表示声音的响亮。
- 舵曳:舵在水中轻轻摆动,表现出船只在水面上的运动。
- 杜宇:指杜鹃鸟,古时常用其叫声象征思乡之情。
- 哀猿:指猿猴的哀鸣,寓意旅途的孤独和愁苦。
- 落帆亭: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寓意归舟的港口。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安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名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但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题材,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沈名荪在舟行途中所作,结合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感受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
诗歌鉴赏
沈名荪的《题画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船行蜀道的景象,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旅途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猎猎风脚”、“瀰瀰浪痕”,生动地描绘了帆船在风浪中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杜鹃鸟和猿猴的叫声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情感的深度,也使得整个画面更为丰富。
最后两句中,“已到落帆亭下,客心还怕黄昏”,则是诗人对归宿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黄昏象征着结束和孤独,诗人在此刻的心情复杂而深沉,既有归来的喜悦,又有对未来的忧虑。这种矛盾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具感染力,展现了人性中对时间和归属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船行的情景,强调风与水的动态。
- 第二联通过杜鹃与猿的叫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
- 第三联展现了夕阳与村庄的美丽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第四联则是对归宿的期待与黄昏的惧怕。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心境的变化。
- 拟人:风与波浪被赋予了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旅途中对自然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探讨了归属与孤独的主题。
意象分析
- 风与水: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浮躁而不定。
- 杜鹃与猿:代表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 夕阳与村庄:象征着温暖与归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猎猎”的意思是什么?
- A. 形容声音响亮
- B. 形容风景美丽
- C. 形容水流湍急
-
“杜宇飞边蜀道”中的“杜宇”指的是哪个动物?
- A. 鹰
- B. 杜鹃鸟
- C. 猿猴
-
诗中“已到落帆亭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期待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沈名荪的作品与杜甫的《登高》在主题上均涉及人生的感慨,不过沈名荪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着重于社会的困境与个人的悲情。这种对比使得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