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七言二首》

时间: 2024-09-19 21:24:40

夷齐甘受周家饿,申白曾遭汉法髠。

全活老臣残齿发,来生尚欲报君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夷齐甘受周家饿,
申白曾遭汉法髠。
全活老臣残齿发,
来生尚欲报君恩。

白话文翻译:

夷齐甘愿忍受周王的饥饿,
申白在汉朝遭受了剃发的惩罚。
活着的老臣虽有残缺的牙齿和白发,
但来生仍希望能报答君主的恩德。

注释:

字词注释:

  • 夷齐:指的是夷齐兄弟,他们以忠贞著称,甘愿为周家受苦。
  • 周家:指周朝,夷齐为周武王的弟弟。
  • 饿:饥饿,受苦。
  • 申白:指申屠白,历史人物,因反叛汉朝而遭受剃发的惩罚。
  • 法髠:剃发的惩罚,古代罪犯常被剃发以示羞辱。
  • 全活:活着,生存。
  • 残齿发:指老人的牙齿和头发都已残破,形象地描绘了衰老。
  • 报君恩:回报君主的恩惠。

典故解析:

  • 夷齐申白都是历史人物,代表着为国捧心、忠贞不渝的精神。
  • 这首诗通过他们的故事,表现了对忠臣的钦佩和对君主恩德的感激,是对古代忠臣形象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绘历史人物和忠臣孝子的精神,深受当时士人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作者表达了对古代忠臣的怀念和对国家安定的希望,反映了士人对忠诚与恩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杂咏七言二首》通过夷齐和申白两位历史人物,展现了忠诚与报恩的主题。诗中开头的两句提到夷齐为了周王甘愿忍受饥饿,申白因反叛而遭受剃发之刑。这两者都体现了对君主的忠心耿耿,虽然处于极端困境,却仍心存感激。

后两句则是对老臣的描绘,虽已年迈,满头白发、残齿不全,但仍希望来世能回报君恩,这种情感让人倍感动容。诗中不仅有对忠臣的赞美,更有对忠诚精神的传承与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忠诚精神的赞美,体现了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君主的感恩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夷齐甘受周家饿:夷齐作为周武王的亲弟弟,甘愿忍受饥饿,为的是保护王朝的稳定,体现了对王室的忠诚。
  • 申白曾遭汉法髠:申白因反叛被剃发,是一种极大的羞辱,反映了历史上对叛徒的惩罚。
  • 全活老臣残齿发:描绘了老臣的衰老,虽身体残缺,但精神依然坚定。
  • 来生尚欲报君恩:表达了忠臣对君王的感激之情,愿意在来世继续报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夷齐甘受周家饿”与“申白曾遭汉法髠”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夷齐和申白象征着忠臣,体现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赞美忠臣的忠诚,以及对君主恩德的感激,表现了古代士人对忠诚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夷齐:忠诚的象征,愿意为国家和君主牺牲自己的利益。
  • 申白:反叛与惩罚,象征着忠臣的悲剧命运。
  • 老臣:衰老与坚持,象征着对国家和君主忠诚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夷齐所受的苦是为了谁?

    • A. 汉朝
    • B. 周王
    • C. 自己
    • D. 申白
  2. 申白遭受的处罚是什么?

    • A. 监禁
    • B. 剃发
    • C. 逐出国门
    • D. 罚款
  3. 诗中提到“全活老臣残齿发”是指老臣的什么状态?

    • A. 精力充沛
    • B. 年迈衰老
    • C. 身体健康
    • D. 年轻有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国家动荡时士人的忧虑与忠诚。
  • 李白的《侠客行》:同样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忠诚主题与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二者都反映了士人在动荡时代对国家和君主的责任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刘克庄更注重忠诚的精神,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