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题范尉梅谷》
时间: 2025-01-19 20:0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题范尉梅谷
作者:刘克庄 〔宋代〕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
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
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
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
宁映水,羞银烛。
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
竞爱东邻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
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白话文翻译
在炽热的阳光和黄沙中,梦中再也无法找到清澈的小溪和翠绿的山麓。
空闲时羡慕你家美丽的别墅,几株幽静的梅花独自盛开。
虽然骨头冷,肌肤清冷,但还是想要在月下静坐,
在寒冷的天色和日暮时分,更适合竹子生长。
想象着主人拄着杖在山南山北走来走去,
宁愿在小溪边闲适,也不愿住在金屋里。
宁愿映照在水面上,也不愿点燃银烛。
感叹众人的风韵出众,却背离了时俗的装束,
竟然爱慕东邻的姬傅粉,谁来怜悯空谷中的人如玉?
笑林逋何必自谦,随意写诗,又有谁人会读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赤日:炽热的阳光。
- 黄埃:尘土,指环境的浑浊。
- 别墅:独立的住宅,通常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幽独:幽静和孤独。
- 杖履:拄着手杖行走。
- 金屋:象征奢华的住处。
- 银烛:象征奢侈的灯光。
- 姬傅粉:泛指华丽的女子或妆扮。
- 空谷:指幽静的山谷,象征隐士的生活。
- 林逋:宋代著名诗人,以隐逸著称。
典故解析
- 林逋:诗中提到的林逋,是宋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其高洁的人格和隐逸的生活方式而闻名。
- 东邻姬傅粉:指的是邻居的美丽女子,象征世俗的繁华与浮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0-1269),字希夷,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刘克庄的诗作多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浮华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满江红》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感失落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蔑视。
诗歌鉴赏
《满江红 题范尉梅谷》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繁华喧嚣的拒绝。诗的开头以“赤日黄埃”引入,描绘了一个炽热、浑浊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心中对清澈溪水和翠绿山麓的向往。在对朋友别墅的羡慕中,诗人并不只是单纯的羡慕,而是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那种幽静、高洁生活的追求。
“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诗人选择宁静的自然环境而非奢华的生活,这种选择展现了他清高的气节与独特的人生观。在最后,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提到林逋,反映出他对当时文人处境的无奈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开篇设定了环境的恶劣,造成了对美好自然的渴望。
- 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
- 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虽冷清却希望与月光和竹子为伴,隐逸之情愈发浓厚。
- 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描绘了主人在山间漫游的情景,强调自然的自由。
- 宁委涧,嫌金屋:对物质享受的拒绝,选择自然之美。
- 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感慨众人追求世俗风雅,自己不屑于此。
- 竞爱东邻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对邻居女子的艳丽与自己隐士生活的对比,感受到孤独与不被理解。
- 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自嘲,感慨自己创作无人问津的尴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屋”和“银烛”,象征奢华的生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为工整和谐。
- 反问:如最后一行,通过反问增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及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日:象征炽热的世俗环境。
- 黄埃:代表浑浊和喧嚣。
- 清溪、翠麓:象征自然的纯净与恬静。
- 幽独:指内心的清静与独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赤日黄埃”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 A. 清新自然
- B. 炽热浑浊
- C. 寂静幽深
- D. 暖阳和风
-
诗人选择“宁映水,羞银烛”的意思是?
- A. 喜欢奢华的生活
- B. 更愿意与自然亲近
- C. 对金钱的追求
- D. 对夜晚的恐惧
-
诗中提到的“林逋”是指?
- A. 一位朋友
- B. 宋代的隐士诗人
- C. 诗中的主人公
- D. 一位美丽的女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王维: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刘克庄更强调对世俗生活的拒绝,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安宁和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论著与评论文章:如《刘克庄与宋代诗歌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