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宝觉》
时间: 2025-01-17 10:47:2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赠宝觉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
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犹思理烟艇。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大师以前在京城与我相识,兴趣却与江湖相去甚远。
往日我曾与惠询等人一同,夜宿于金山之巅。
对你我心中苦苦留恋,因王事有朝廷的召请。
自从分别之后,已经有多长时间了,心中浮现的念头如同梗塞一般。
今天忽然与你相见,眼眸清澈明亮。
夜晚静谧之时,轻声细语的交流,使人深思。
化城远在天边,远山色彩层叠。
白发苍苍之时,仍然思念那烟雾缭绕的舟艇。
注释:
- 京国:指京城,古代中国的都城。
- 江湖:常用来指代隐士生活或自由自在的生活。
- 惠询:可能指代王安石与之交往的友人。
- 金山:指金山寺,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寺庙。
- 王事:指朝廷的事务或召请。
- 浮念:指浮现于心中的思念和念头。
- 眸子:指眼睛,通常用来形容目光清澈。
- 化城:可能指虚无缥缈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以其政治改革而闻名,代表作有《梅花》、《登飞来峰》等。他的诗词多反映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安石与友人宝觉重逢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赠宝觉》是一首充满思绪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回忆与现实时刻的对比,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提及“京国”和“江湖”,既点明了作者与友人之前的关系,又隐含了二人志趣的差异,展现出一种思乡和怀旧的情绪。接下来,诗人回忆与友人在金山顶一宿的情景,传递出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浮念剧含梗”一语,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思念的压抑感,仿佛心中有千言万语却难以倾诉。最后的描绘中,诗人通过“夜阑接软语”展现了重逢后的亲密,进一步加深了对友谊的感悟。整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自然意象,更蕴含了对人生、友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师京国旧:提及与大师的旧识,表明彼此的长久关系。
- 兴趣江湖迥:暗示两人兴趣不同,作者更偏向于世俗的事务。
- 往与惠询辈:回忆过去与友人一起的时光。
- 一宿金山顶:强调那次相聚的美好和特殊性。
- 怀哉苦留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苦。
- 王事有朝请:提到朝廷事务,暗示了身不由己的无奈。
- 别来能几时:感慨分离的时间之久。
- 浮念剧含梗:对思念的凝练,表达情感的复杂。
- 今朝忽相见:重逢的突然与惊喜。
- 眸子清炯炯:描绘友人神采奕奕的样子。
- 夜阑接软语:夜晚的静谧,细腻的交流。
- 化城出天半:远方的虚幻,象征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白首对汀洲:白头之时,依旧怀念曾经的情景。
-
修辞手法:诗中多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夜阑接软语”,通过声音与意象的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对友谊的珍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 京国:象征着繁华与权力。
- 江湖:代表自由与隐逸的生活。
- 金山:象征着友谊的美好与珍贵。
- 白首:暗喻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京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南京
- B. 北京
- C. 杭州
- D. 西安
- 诗中提到的“金山”指的是哪个著名景点?
- A. 黄山
- B. 泰山
- C. 金山寺
- D. 衡山
-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在哪一句?
- A. 大师京国旧
- B. 怀哉苦留恋
- C. 今朝忽相见
- D. 夜阑接软语
-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京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在王安石的《赠宝觉》中,友谊与怀旧是主题,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与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