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冲卿上元从架至集禧观偶成》

时间: 2025-01-01 14:11:10

昭陵持橐从游人,更见熙宁第四春。

宝称中开移玉座,华灯错出映朱尘。

辇前时看新歌舞,仗外还如旧徼巡。

投老逢时追往事,却含愁思度天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昭陵持橐从游人,更见熙宁第四春。
宝称中开移玉座,华灯错出映朱尘。
辇前时看新歌舞,仗外还如旧徼巡。
投老逢时追往事,却含愁思度天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游人们在昭陵赏花游玩,恰逢熙宁年间的第四个春天。宝座上光彩夺目,华丽的灯光映照在红尘之中。郭外的仗马依然如故,偶尔在宫前欣赏新歌舞。年老时,总会追忆往昔,但不免心中充满愁思,渡过这段时光。

注释:

  1. 昭陵: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象征着盛世的繁华。
  2. 持橐:手中携带的钱袋,游人携带的物品。
  3. 熙宁:指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时期的政治改革。
  4. 宝称:华丽的座位,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5. 华灯:华美的灯光,元宵节时的灯火辉煌。
  6. 朱尘:红色的尘土,引申为繁华热闹的场景。
  7. 辇前:皇帝的车前,象征着权威与荣耀。
  8. 新歌舞:指节日时的新演出,展示繁荣的文化生活。
  9. 仗外:宫外的侍卫与巡逻,体现出旧时的安定。
  10. 投老:年老时,追忆过往,感慨流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提倡变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清新俊逸的风格,也有沉郁顿挫的特点,常常表现出浓厚的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节期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景象和王安石对往事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繁华与热闹,与他所推动的改革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次韵冲卿上元从架至集禧观偶成》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热闹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欢乐。开篇即用“昭陵”引入,暗示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接着提到“熙宁第四春”,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

随着诗句的推进,王安石用“宝称中开移玉座”和“华灯错出映朱尘”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华美与璀璨,仿佛让人置身于热闹的庆典之中。诗中“辇前时看新歌舞,仗外还如旧徼巡”的描绘,则进一步突显了节日的欢愉与安定,既有新鲜的文化气息,也有执着于传统的守护。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投老逢时追往事,却含愁思度天津”,则转入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似乎在提醒读者,在欢庆与热闹之余,人生的无常也同样值得深思。这种对比不仅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满,也让人们在欢庆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昭陵持橐从游人:昭陵前游人携带着钱袋,表现出游玩的热闹。
  • 更见熙宁第四春:在熙宁年间的春天,暗示着王安石所处时代的繁荣。
  • 宝称中开移玉座:华美的座位展示在众人面前,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华灯错出映朱尘:华丽的灯光照耀着红尘,描绘出节日的热闹场景。
  • 辇前时看新歌舞:在皇车前欣赏新演出,展示了节日的新气象。
  • 仗外还如旧徼巡:在宫外巡逻的侍卫依旧,表现出时代的延续性。
  • 投老逢时追往事:年老时回忆往昔,暗示时间的无情。
  • 却含愁思度天津:心中充满愁思,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新旧景象的对比,展现节日的喜庆与人生的无常。
  • 意象:灯光、歌舞等意象交织出节日的生动场景。
  • 象征:昭陵和宝座等象征着历史和权力,深入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文化生活,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王安石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昭陵:象征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2. 华灯:象征节日的欢庆与繁华。
  3. 宝座: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4. 新歌舞:象征文化的繁荣与创新。
  5. 朱尘:象征社会的繁华与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昭陵”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陵墓?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华灯错出映朱尘”中的“华灯”主要象征什么?

    • A. 灯光的美丽
    • B. 节日的欢庆
    • C. 生活的烦恼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欢愉
    • B. 愁思
    • C. 矛盾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描绘历史与个人感情的交融。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在繁华背后的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次韵冲卿上元》与杜甫的《春望》都展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感慨,但王安石侧重于节日的欢愉与于时间流逝的思考,而杜甫则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王安石诗文集》
  2. 《宋代文学史》
  3.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