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叹》
时间: 2025-01-19 16:00:21
卧龙山下谁家宅,楼阁连云高百尺。
阴阴乔木掩双扉,翠竹斜欹粉墙白。
墙边老人向我语,此宅曾经三易主。
当年结构费千金,文杏为梁楠作柱。
其中池馆最幽闲,割取真山当假山。
风牵弱柳侵窗碧,鸟蹴飞花缀砌斑。
朝朝暮暮欢不已,谁知衰盛旋相倚。
产籍家亡可奈何,一朝更作尚书里。
珠帘翠幕复辉煌,慢舞凝歌乐未央。
玉箫吹彻层台月,金鼎烧残绣闼香。
据门豪仆猛于虎,手把雕笼教鹦鹉。
公子公孙尽慷慨,黄金挥掷如泥土。
尚书死后二十年,沧海渐渐成桑田。
冠裳凋落繁华歇,朱履宾朋散似烟。
从此萧条日复日,子孙无力重修葺。
鸳瓦飘零画栋颓,鸺鹠夜作人声泣。
花落花开空好春,苔痕满壁总伤神。
参差乱石堆荒沼,十二阑干毁作薪。
不堪冻饿双眉皱,有人更把千金购。
回首从前总惘然,风光今日还依旧。
我闻此言长太息,世事纷纭安可测。
君不见蓬莱宫阙对南山,数传亦为他人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屋叹
作者: 李国梁 〔清代〕
卧龙山下谁家宅,楼阁连云高百尺。
阴阴乔木掩双扉,翠竹斜欹粉墙白。
墙边老人向我语,此宅曾经三易主。
当年结构费千金,文杏为梁楠作柱。
其中池馆最幽闲,割取真山当假山。
风牵弱柳侵窗碧,鸟蹴飞花缀砌斑。
朝朝暮暮欢不已,谁知衰盛旋相倚。
产籍家亡可奈何,一朝更作尚书里。
珠帘翠幕复辉煌,慢舞凝歌乐未央。
玉箫吹彻层台月,金鼎烧残绣闼香。
据门豪仆猛于虎,手把雕笼教鹦鹉。
公子公孙尽慷慨,黄金挥掷如泥土。
尚书死后二十年,沧海渐渐成桑田。
冠裳凋落繁华歇,朱履宾朋散似烟。
从此萧条日复日,子孙无力重修葺。
鸳瓦飘零画栋颓,鸺鹠夜作人声泣。
花落花开空好春,苔痕满壁总伤神。
参差乱石堆荒沼,十二阑干毁作薪。
不堪冻饿双眉皱,有人更把千金购。
回首从前总惘然,风光今日还依旧。
我闻此言长太息,世事纷纭安可测。
君不见蓬莱宫阙对南山,数传亦为他人得。
白话文翻译
在卧龙山下,哪家宅子这么气派,楼阁高达百尺,直入云霄。
阴郁的乔木掩映着双扉,斜斜的翠竹倚靠着粉墙。
墙边的老人对我说,这宅子曾经换过三位主人。
当年建造的时候花费了千金,文杏木做梁,楠木做柱。
其中的池馆最为幽静,真山作为假山来装点。
微风牵动着柔弱的柳枝,侵入窗棂的碧影,鸟儿踩着飞花,点缀在石阶上。
朝朝暮暮乐在其中,谁知盛衰是如此相依。
家业没落又有什么办法,一朝之间又成了尚书的府邸。
珠帘翠幕再度辉煌,轻舞凝歌乐声未央。
玉箫声穿透层台,金鼎香气渐渐消散。
门前的仆人凶猛如虎,手把雕笼教鹦鹉。
公子公孙们都慷慨大方,黄金挥洒如泥土。
尚书去世后二十年,沧海桑田渐渐变迁。
华丽的衣裳凋落,宾朋散去如烟。
从此日复一日萧条,子孙无力重新修缮。
鸳瓦飘零,画栋已颓,鸺鹠夜间啼叫,似在为人悲泣。
花开花落空留美好春光,苔痕满壁令人心伤。
参差不齐的乱石堆积成荒沼,十二道栏杆已毁作柴薪。
不堪忍受饥冻的双眉紧皱,还有人愿意用千金去买。
回首往昔总是惘然,风光今天依旧如昔。
我听到这样的言语不禁长叹,世事纷繁难以测度。
你难道没看到蓬莱宫阙对南山,数代之后又为他人所得?
注释
- 卧龙山:指山名,可能是隐喻或寓意。
- 楼阁:指高耸的建筑物。
- 三易主:指曾经换过三位主人。
- 文杏、楠:指两种名贵木材。
- 池馆:指房屋中的池塘和休闲的地方。
- 尚书:清代官职,地位高。
- 珠帘翠幕:形容华丽的装饰。
- 鸳瓦:指屋顶的瓦片,象征旧居。
- 鸺鹠:一种鸟,象征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国梁是清代诗人,生平资料不多,但其作品多表现对时事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多样,兼具古典与现实主义的元素。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家族衰亡是当时的普遍现象。诗人通过描绘一座曾经繁华的宅院,反映出家族的兴衰与社会的变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华屋叹》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座曾经辉煌的宅子及其主人的兴衰历程。开篇即以“卧龙山下谁家宅”引出主题,接着通过对宅子外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深入,宅子的历史与主人公的命运逐渐交织,展现出一种对繁华易逝的无奈和感慨。
诗中通过“珠帘翠幕复辉煌,慢舞凝歌乐未央”描绘出往日的繁华与热闹,然而紧接着的“尚书死后二十年,沧海渐渐成桑田”则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无情与变幻,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诗人用“鸳瓦飘零画栋颓”形象地描绘了衰败的景象,再到“子孙无力重修葺”的无奈,流露出一种对家族衰落的无能为力。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出人世间的兴衰循环,最终以“我闻此言长太息,世事纷纭安可测”总结,揭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思与无奈。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卧龙山下谁家宅:引入疑问,表现对这座宅子的好奇。
- 楼阁连云高百尺:描绘宅子的高大与雄伟。
- 阴阴乔木掩双扉:描写环境,带来一种幽静的氛围。
- 翠竹斜欹粉墙白:进一步渲染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 墙边老人向我语:引入故事的叙述者,增加个人色彩。
- 此宅曾经三易主:揭示宅子的历史,暗示变迁的主题。
- 当年结构费千金:强调昔日的辉煌与奢华。
- 文杏为梁楠作柱:具体描绘建筑材料,体现精致。
- 其中池馆最幽闲:表现园中景致的宁静。
- 割取真山当假山:暗示对自然的依赖与对装饰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沧海渐渐成桑田”,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变迁。
- 拟人:“风牵弱柳”,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增强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珠帘翠幕复辉煌,慢舞凝歌乐未央”,工整而富有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一座宅子从繁华到衰败的回顾,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对家族兴衰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命运的脆弱与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 宅子: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衰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乔木、翠竹: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鸳瓦、画栋:代表着昔日的华丽与如今的颓废。
- 飞花、弱柳: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无常,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尚书”指的是哪个官职?
- A. 书法家
- B. 高级官员
- C. 大商人
- D. 农民
-
“万古长空”中“长空”意指什么?
- A. 天空
- B. 地面
- C. 海洋
- D. 时间
-
诗中“珠帘翠幕复辉煌”暗示了什么?
- A. 生活的奢华
- B. 生活的贫穷
- C. 生活的宁静
- D. 生活的忙碌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春望》:杜甫的《春望》展现了国家动乱与个人身世的忧愁,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华屋叹》同样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表现个体的豪情壮志,而李国梁则更加注重家族的兴衰与历史的无常。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关于李国梁及其作品的研究文章。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