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有作》
时间: 2025-01-19 21:38: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寒有作
作者: 施枢 〔宋代〕
可怪轻寒薄短衾,
起来搔首傍灯吟。
百年易老风前鬓,
万事难侵水样心。
雁叫云天秋渺渺,
虫鸣露砌夜沉沉。
朱丝自写无人识,
一曲寥寥太古音。
白话文翻译:
这轻寒的夜晚,薄薄的被子让人感到冷,
我起身搔首,靠着灯光吟咏。
百年光阴易逝,风吹白发渐多,
而万事却难以侵扰我如水一般宁静的心境。
雁声在秋天的云天中回荡,渺渺无边,
虫鸣声在露水湿润的台阶上显得夜色沉沉。
我用朱色的丝线写下的诗歌无人识得,
这曲调寥寥,仿佛是太古的旋律。
注释:
- 可怪:感到奇怪。
- 轻寒:微寒的天气。
- 薄短衾:薄薄的短被子。
- 搔首:挠头,表示思考或困惑。
- 风前鬓:风中鬓发,指因岁月流逝而白发增多。
- 水样心:比喻心境如水般清澈平静。
- 雁叫:雁的叫声,秋天的象征。
- 沉沉:形容夜色深重。
- 朱丝:朱红色的丝线,古代常用于书写。
- 无人识:无人理解或识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字德明,号小汀,南宋诗人,生于浙江。施枢以诗名于世,作品多表现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关系,风格清新洒脱,常融入个人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寒夜的景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内心平静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夜寒有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施枢通过描绘夜晚的寒冷和自然景象,传达出他对生命、时间和艺术的思考。全诗以“寒”字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进而引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怀。诗人以“百年易老风前鬓”感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白发渐生;而“万事难侵水样心”则表明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尽管外界纷扰,但他依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诗中“雁叫云天秋渺渺,虫鸣露砌夜沉沉”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雁声和虫鸣交织成一幅深沉而空灵的画面,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朱丝自写无人识,一曲寥寥太古音”则表露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孤独感,尽管他的诗歌无人理解,但这份创作的热忱与执着依然存在,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表达。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出施枢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对艺术的执念,是宋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怪轻寒薄短衾:夜晚天气微寒,薄被子让人觉得冷,表达出诗人对环境的感受。
- 起来搔首傍灯吟:起身思索,依靠灯光吟咏,表现出诗人面对寒冷却仍然坚持创作的决心。
- 百年易老风前鬓:感叹岁月流逝,白发日增,体现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 万事难侵水样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如水般平静,表达出诗人的内心强大与淡泊。
- 雁叫云天秋渺渺:描绘秋天的景象,雁声在空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虫鸣露砌夜沉沉:虫鸣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沉,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感。
- 朱丝自写无人识:用朱丝书写的诗歌无人能懂,显示出诗人的孤独与创作的无奈。
- 一曲寥寥太古音:最后一句强调了创作的古老情感与孤独的旋律。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百年易老”与“万事难侵”形成对比,展现时间与内心的矛盾。
- 意象:运用“雁”、“虫鸣”、“朱丝”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 拟人:虫鸣、雁叫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尽管外界的变化无常,诗人依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对艺术的执着,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寒:象征孤独与清冷的夜晚。
- 薄短衾:代表生活的简朴与脆弱。
- 水样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雁: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 虫鸣:代表夜晚的静谧与生命的延续。
- 朱丝:代表创作的热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轻寒”指的是: A. 大雪纷飞
B. 微寒的天气
C. 炎热的夏天
D. 温暖的春天 -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A. 描述自然景象
B. 表达对他人的思念
C. 叹息岁月无情
D. 写下自己的故事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太古音”是指: A. 现代音乐
B. 古老的旋律
C. 流行歌曲
D. 自然的声音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有夜晚的描写与时光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施枢《夜寒有作》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施枢更多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而李白则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